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7版:时事 新闻列表
~~~——
~~~——
~~~——
~~~——
~~~——
~~~——
~~~——

 
2023年04 19
癸卯年闰二月廿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7版 2023年04月19日 时事 扩展 收缩 默认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上接01版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恢复常态化运行,企稳回升态势明显,正如当前春暖花开、生机盎然。

  科学理论正确指引,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重要论断。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经济工作“六个坚持”,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2月7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引导经营主体强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必须”,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立足新开局,掌舵新航程,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指引中国经济航船向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行稳致远。

  合作共赢,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

  开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会晤多位来访外国领导人、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中方举办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

  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一系列重大举措举世关注。各国政要、企业家、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代表纷纷来华,真切感受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与脉动,共商互利合作之道。

  坚持以质取胜,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辩证认识、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经验。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中国经济正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前进路上的不确定性。

  3月5日下午,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来自徐工集团的单增海代表给总书记带来一个好消息:“2017年您考察徐工时乘坐的220吨全地面起重机,关键指标已达到全球第一,国产化率由原来的71%提升到100%。”

  习近平总书记予以肯定,指出“我们还要再提升,向中高端走,我们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在这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

  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发展摆在首位。

  从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全部通过验收,到长二丁“一箭四星”发射成功、在轨组成国际首个车轮式卫星编队,再到“吉祥鸟”AC332直升机成功完成全状态首次飞行……今年以来,创新引擎持续加速,助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春日迟迟,芦苇摇曳,水波荡漾,一群水鸟飞向天空。得益于生态补水和湿地修复项目,这里成为鸟类的乐园。

  4月1日起施行的黄河保护法对向黄河三角洲进行生态补水等作出规定,以法治力量筑就黄河万里生态长廊。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国不断铺就绿色发展底色:一季度,风能、太阳能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均保持较高增幅,工业绿色化转型态势持续。

  在创新发展中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在协调发展中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在绿色发展中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在开放发展中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在共享发展中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新时代中国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勃勃生机。

  坚定决心信心,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一2023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释放出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回归潜在增长率的积极信号。

  “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并就“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重大问题作出全面部署。

  越是开局之年,越要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步调一致向前进。

  广东“开年新春第一会”聚焦高质量发展,直达地市县;天津将2023年定为“消费年”,多领域多元化消费促进活动接踵而来;沈阳出台多份文件,打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组合拳”;新疆友好交流访问团出访中亚,向西开放“朋友圈”越来越大……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动《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实施,有序推进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工作;全面降准精准落地,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合理资金需求;启动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部署,从优化营商环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多方面发力,稳定民营企业发展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近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调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彰显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今年贡献率将会高于去年,为全球经济恢复提供稀缺的市场需求和强劲动力。”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

  信心筑就未来之路。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赢得发展主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4月的宁波舟山港,春潮涌动,一派忙碌景象。

  作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的关键一环,宁波舟山港连续14年成为世界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今年一季度完成货物吞吐量3.31亿吨,同比增长9.14%。

  2020年春天,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波舟山港,深刻指出,克服了危即是机,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随后,根据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变化,着眼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迎难而上,化危为机。3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越是关键时点,越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一个多月后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作出的重要论断,进一步阐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开局新起步,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在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一季度,国家铁路客货运输两旺,累计发送旅客7.53亿人次、同比增长66%,货物9.7亿吨、同比增长2.3%,为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

  4月上旬,在沈阳举行的202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大会暨第十六届中国中小企业节期间,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带着最新产品、研究成果集中亮相。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加快落地;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一系列政策举措为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奠定基础。

  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培育发展新动能——

  新的世界纪录!4月12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取得重大突破。

  当前,我国在基础研究、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仅航天领域,今年就将有诸多新进展:全面推进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预计全年宇航发射次数将再达“60+”并有望创新高……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指明方向。

  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

  1月3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态度坚定:“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4月的广东之行中,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印发……去年12月以来,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系列顶层设计出台;

  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国向着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迈进。

  在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中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3月16日,《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发布。

  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数据局……这次改革吸引海内外广泛关注。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尤须致广大而尽精微。

  税企双方经二次实名认证核验身份,各自操纵虚拟人物形象“就座”,在视频问答中完成约谈、资料上传和涉税风险告知函送达……

  近期,厦门税务部门推出的“元宇宙”出口退税约谈场景得到企业主好评:“既体现了执法的严肃与规范,同时也节省很多时间,对于我们外贸企业来说非常友好。”

  进入改革深水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攻坚: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3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致贺信中指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海南之春,椰风阵阵。

  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加快推进。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加速期。

  面对经济逆全球化浪潮,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2月,完成与厄瓜多尔的自贸协定谈判,这是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自贸合作的最新成果。

  特斯拉宣布加码投资,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空中客车公司将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跨国企业高管持续掀起“访华潮”。

  第三届消博会,汇聚3300多个优质消费品牌参展;第133届广交会,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参会,用实际行动对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进一步宣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是不会自己把大门关上的,我们开放的大门还要进一步扩大。所有世界上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和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牢牢守住底线:“我们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我们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就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要求。

  着眼高水平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中稳健前行。

  ——稳住粮食和能源,确保关键领域安全可控。

  大江南北,广袤田畴,正是一幅多彩春耕图。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4月16日,全国已春播粮食1.4亿亩,完成意向面积的15.1%,进度同比快0.6个百分点。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振兴种业,“中国饭碗”才能端得更稳更牢。

  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高度重视。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首站就来到位于湛江市东海岛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强调“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

  扎实推进种业振兴,一系列部署正在落地: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海洋渔业资源库建成运行,畜禽种质资源库开工建设……

  一系列突破初见成效:我国自主培育的三个白羽肉鸡品种打破种源依赖国外的局面,市场占有率超过15%;“华西牛”成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品种“希森6号”两度刷新世界马铃薯单产纪录,已在全国累计推广近2000万亩……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将有力推动粮食稳产增产,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能源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强调“坚持全国‘一盘棋’,精心组织调度,全力做好煤电油气保供稳价工作”。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各地各部门扭住保供给和提质量两个关键,在加强煤炭先进产能建设、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的基础上,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多方面夯实能源安全基础。

  今年一季度,全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5%、2.0%、4.5%,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能源供需总体平稳。

  一系列重大能源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能源安全保障迈上新台阶: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正式投产,“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形成遥控生产能力,资201井测试获稳定日产气量73.88万立方米……

  据国家能源局研判,今年迎峰度夏预计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将超过13.6亿千瓦,虽然较去年有较大增长,但通过抓好监测分析预警、加大支撑性电源和输电通道建设投产、科学做好负荷管理工作等,全国电力供应总体会有保障。

  面对“脱钩断链”搅动世界,我国加快芯片研发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

  ——统筹做好风险防范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各地各部门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以更大力度精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化解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稳妥有序化解私募基金、地方交易场所、债券违约等重点领域风险,做好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到发布实施金融风险防控国家标准,压实各方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的责任,一系列措施推动我国金融风险整体收敛,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指导,打好化险为夷、化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推进高质量发展不停步,维护高水平安全不放松,我们就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厚植民生福祉:“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论述,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本色。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着眼2023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根据病毒变化和防疫形势,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发展为了人民。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落细中央各项政策,以一系列务实之举,着力夯实民生之基,满足人民之需。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抓好民生头等大事。

  近期,重庆交通大学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川渝多家企业对毕业生敞开怀抱。

  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1662万人,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1158万人,均创近年新高。

  各地各有关部门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将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预计今明两年为各类经营主体年均减负约1800亿元;开展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

  “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3月6日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

  调整优化助企纾困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倾斜支持;就业大省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广泛开展……各地千方百计拓渠道优服务、保用工稳就业。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5%,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牵动亿万家庭的重要民生关切。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特别要强化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

  一个多月后,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一次次重要指示温暖人心,一项项务实之举加速跟进:

  33个——近日,33个城市(区)入选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整体推进托育服务能力建设。

  1000个——从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方便日常出行等方面着手,今年将创建10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429个——回应急难愁盼,429个城市已完成“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编制工作,实现地市级全覆盖。

  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重点支持地方强化对老龄人口、儿童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67亿元,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织密织牢。

  ——顺应群众期盼诉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更多惠民利民之举加速推出:

  4月11日,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公布。截至目前,国家开展8批333种药品、3批4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平均降价幅度分别超过50%、80%。叠加地方联盟集采,已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过4000亿元。

  今年计划再开工改造5万个以上老旧小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保障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更多便利……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群众幸福起来。”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深刻指出。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

  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亿万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斗,必将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华彩篇章。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