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有多远,脚步就能走多远。深中通道通车一个月后,在改革亲历地中山温泉宾馆,中山以招商为改革实践蓝本,面向全球广发“英雄帖”。“Welcome to 2024 Zhongshan Global Investment Promotion Conference”,在全市各类宣传平台载体上,国内外客商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参会,前来畅享新通道、共享新机遇。
这是一次“不设限”的诚挚邀请——打破过去招商活动的范式,由政府定向邀请企业变为企业自主参与。邀请函一经发出,大会主办方就收到了数百家企业报名。大会准备了诚意满满的“政策包”,让企业、人才各取所需。
这是一次不拘一格的“集体奔现”——中山明确“每家企业都欢迎”,会场内坐不下,就移步到分会场;行程安排对不上,就另约时日专程迎候。大会盛况通过网络全球直播,“场内”视角变为全网“围观”。
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交互对接”——来自近20个国家的驻穗总领事及领事官员出席,众多商协会、企业家代表闻讯而来,无形的招商网延伸拓展、越织越密。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成为各地考察团和投资商考察投资的热门选择,不少产业园区,每天接待量在两拨以上。这一次,中山主动“请进来”,铺展出一幅万商云集、互利共赢的愿景图。
(二)
招商引资最现实的问题,是产业空间。没有产业空间支撑,开放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中山有没有产业空间?这个问题要辩证来看。中山市域面积不到1800平方公里,相较于一些城市的大开大合,确实显得地盘不大、空间不多;但反观深圳,面积仅比中山略大,而地区生产总值是中山的9倍,商事主体是中山的6倍多,从商事主体规模和创业密度来看,中山还有很大的空间潜力。
中山有没有高质量的产业空间?这个问题要从历史来看。2022年之前,中山“小散乱污”低效厂房林立,土地碎片化问题严重,5亩、10亩以下的零碎用地占工业用地近70%,村镇低效工业园平均容积率仅为0.65,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没空间,招商引资项目难落地。2021年底,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深刻指出,中山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工业投资总量连续多年在珠三角9市垫底。
彼时,距离深中通道建成开通,仅有2年半左右的时间,掀起“空间革命”、推动“土地再解放”迫在眉睫。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自己脚下。一场轰轰烈烈的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战由此打响。
2022年1月4日,中山“工改”正式破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拼劲、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坚决向低矮、破旧的锌铁棚落后厂房亮剑。两年多时间里,中山坚持以改革促开放、拓空间强载体,探索出“单一主体归宗+连片奖励”“政府收储+异地代建”等十大改造新模式,打造十大“工改”示范项目,在桂山岐水间“无中生有”、重整河山,以腾笼换鸟之法,化不可能为可能,开辟出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崭新天地。
一子落而满盘活。全球招商大会上的一组数据显示:历经900多天的“工改”之后,中山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超4万亩,收储整备建设用地达5.7万亩,产业用地报建面积超3100万平方米,年内即可投放产业用地2万亩,规划新增的城市区域中为产业预留用地超5万亩……一大批现代产业园拔节生长,数千万平方米高标厂房虚位以待,只要有好项目,中山就有空间可落,这是中山招商的“硬核”底气。
除了产业空间之外,中山对开放的定义,有着更深层次的表达。从参会企业覆盖面、签约项目构成来看,中山既注重“招大引强”,也注重招引成长性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抓大不放小”,是为开放;坚持外来企业、本地企业一视同仁,既面向全国全球招大商招好商,也全力支持服务本土企业增资扩产,“喜新不厌旧”,是为开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外不轻内”,是为开放。
以包容姿态海纳百川,以产业空间畅通源流,中山必将激活一江春水、迎来百花齐放。
(三)
开放,不是表面功夫,而是一种由内及外的通达。
深中通道开通首月,车流总量超300万辆次,日均车流量10万辆次。中山各景区景点火爆十足,特色餐饮店更是“一座难求”。
让游客欣喜的是,中山从政府到民间,都在为接住“流量”倾尽全力,努力让文旅服务的每一处细节走心暖心:相关部门提前部署谋划,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强化交通服务保障、发放消费福利,最大程度提升游客体验;全市各大商家、景区“不涨价反打折”,想尽办法“宠住”八方来客,留人又留心的商业氛围和服务意识,尽显中国“近代四大百货发源地”的风采;广大市民文明行事、礼貌待人,热心志愿者主动为游客提供帮助指引,不少企事业单位节假日免费开放停车,展现文明中山的好客之道。
旅游的本质是服务。所谓“泼天流量”,其实是厚积薄发的产物,除了精心谋划、多方准备以外,热情周到的服务永远是最好的底牌。
“中山服务”的细节和品质,在营商环境上有着更显著的体现。近年来,中山抢抓机遇,主动对标学习深圳等“最高最好最优”,大力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服务效能上全方位接轨深圳。633个政务服务事项深中通办、96%事项“零跑动”,打造“无差别”的营商环境和城市配套服务体系,让企业和市民“无迁移感”,中山成为全省“跨省通办”服务示范市。
各级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全市干部队伍将转作风作为一场攻坚战进行到底。党政“一把手”身先士卒,主动公布手机号码,带头上门服务企业,设立“书记市长直通车”“企业服务1号线”“7×24小时”响应机制……中山服务“时刻在线”,线上线下解决企业诉求5万多件,清理了113项“自捆手脚”的土政策,容积率、分割销售、河道退让等多年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一一破解。
企业的信心,来自政府招商诚意的表达,更来自项目落地的实效。“这个项目我们可以总结为6个字,快速、高效、周到。签约后,中山市政府马上成立了专班小组,专项专人为我们协调解决工作需求。”总部位于浙江的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公司总经理潘勇说。
“这样的速度放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中山速度称得上最快速度,就像百米冲刺一样!”中创集团投资的广东医谷·中山生命科学园项目,从洽谈、签约到拿地动工,全流程仅用51天,企业董事长舒元感叹中山“加速度”。
“中山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有这块金字招牌,你就‘不用招商’了,我们已经是‘稳如泰山’!”今年6月,中山代表团到香港考察正大制药集团,面对郭文海的邀约,正大总裁郑翔玲热情回应。
“只要其他城市能做到的,中山一定能做到;其他城市做不到的,中山也会努力做到。”不断升级的“中山服务”,让企业与中山在彼此选择中,互投“信任票”。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全球招商,让人加倍期待。
(四)
观察今日中山的开放程度,不能落下一个视角,那就是“动念可到达”的高品质生活。
一个有内涵、有品质的城市,是每个人心生向往的“诗和远方”。“2023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分析报告”显示,中山在全国排名第十五位。这种宜居特质,使得中山成为生活和投资的理想选择之地。
当乡村民宿变身“博士楼”,田间地头迎来“新农人”,绵延近300平方公里的五桂山脉,不仅环境美丽神秘,而且充满了机遇。以旗溪村为例,小小的村落集聚了来自剑桥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以知识、技能和热情,带“火”了人气、做“活”了产业,释放出集群效应,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青年人才前来创新创业。
有人说,人间烟火里,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对于初识中山的人们而言,这座城市的进取是在生活细节里,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是满足感的来源。石岐乳鸽、沙溪扣肉、小榄脆肉鲩、三乡濑粉、神湾禾虫、横门海鲜、民众碌鹅……每一道美食不仅带来味蕾的享受,还有对一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人文情怀的体验。深中通道通车后,脆肉鲩“卖疯了”、乳鸽被“吃完了”登上热搜。随着招商力度的加大,“猪肉婆”、顺峰、山姆、盒马鲜生等知名餐饮、零售品牌店陆续进驻,还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巴黎奥运会激战正酣。在7月27日举行的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比赛中,中山名将陈艺文和队友联手夺冠,拿到了中山史上首枚奥运金牌。近年来,从“亚洲飞人”苏炳添实现“中国速度”新跨越,到15岁“碗滑少年”陈烨亚运会一战成名,到中山沙溪队在首届全国“村BA”篮球赛上一举夺魁,中山体育屡屡“出圈”。对健康、时尚、活力的不懈追求,让这座城市愈发年轻。《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中山是全省“最青春”的城市之一。创造高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山正不断涌现活力魅力,让更多年轻人来到这座城、喜欢这座城、扎根这座城。
开放中山是这样炼成的。全球的企业家朋友,你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