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山全力构建“4+6”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024年,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30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为充分发挥人大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继6月份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组建3个调研组直插产业一线找问题后,中山日前开展了助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暨“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集中履职月统一活动。中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与868名四级人大代表深入23个镇街,通过实地视察、群众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力求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活动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74个,代表意见建议285个。其中,当场解决问题236个,转交有关部门处理423个。
■代表关注:从“美丽渔场”看乡村振兴的科技密码
视察组走进西区街道隆昌社区的“美丽渔场”,映入眼帘的是物联网水质监测仪实时守护着每一方水域的纯净,智能投喂系统精准计算着鱼群的“餐点”。通过创新实施“统租统管”模式,这个昔日空间受限的传统鱼塘已变身科技赋能下的智慧渔场。
“我们同步拟建设脆肉鲩主题科普馆、生态餐厅等文旅设施,延伸集种苗培育、生态养殖、精深加工、科普研学、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隆昌社区党委书记杜锡辉介绍,项目创新采用“点状供地+村企合作”模式,由强村公司入股参与运营,实现集体经济增值与产业升级的双向赋能,着力打造大湾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样板区。
此前,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走访多个镇街的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时发现,中山农业规模化经营虽取得进展,但仍面临土地流转不畅、经营主体偏弱、专业人才短缺、创新乏力、品牌竞争力弱等问题,制约了产业规模优势发挥。
在此次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米雪梅找到了“一丝曙光”:“一路走来,周边风景非常好,‘美丽渔场’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带动了集体经济发展,为中山农业现代化产业和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她还建议,“美丽渔场”可通过“渔旅融合”打造为特色网红打卡点,让传统养殖业进一步焕发新活力。
■代表把脉:助力低空经济产业“飞”出新高度
6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在阜沙镇低空经济产业基地实地调研中发现,低空经济产业初具基础,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但存在产业起步晚、招商困难的问题。
集中履职月统一活动当日,视察组再次来到阜沙镇。“低空经济产业基地目前吸引了多个低空制造及研发测试项目入驻,涵盖了90%以上飞行器种类,并成功交付2架德国奥捷龙旋翼机。”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一期目前已建成400米滑行道和8000平方米高标准机库,填补了大湾区低空飞行器测试和维护的硬件空白。
“低空经济是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中山产业基础扎实、优势明显,必须抢抓机遇,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场人大代表纷纷提出,要加快完善上南工业区及黄圃快线至阜沙机场的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区商业配套;出台促进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加强市、镇、村联动盘活桥下空间,组织企业参加大型展会。同时,利用低空经济优势,推动产业与文旅融合,形成连片效应。
针对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以及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阜沙镇相关部门现场一一作出回应。》》》下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