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上送至中山市体校田径队的梁锐基,2000年被选拔至广东省马术队,从此与马术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被誉为“马背上的舞者”,同时也是全运会金牌最多的中山籍运动员。
■坚韧不拔:
伤痕,是勇士的勋章
十金荣耀的背后,是累累伤痕与坚韧不拔的意志。
“这半年里,我已经经历了三次骨折,但没有一天中断训练。”赛后采访中,梁锐基平静地陈述,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为了备战资格赛,他佩戴腰封、服用止痛药坚持上场,甚至比赛前日仍在接受治疗。
“疼痛是必然的。”他淡然道,“但一旦站在赛场上,你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完美地跨越下一个障碍。”他还向记者张开左手,无名指的第一个关节明显弯曲变形。“这个关节要伸直就需要再进行手术,怕耽误训练我都是自己缠紧关节,就上场比赛。”他解释,比赛中他都是用三指使力握紧缰绳,以适应旧伤。
马术三项赛对人与马都是极致的考验。梁锐基特别提到,尤其是长达8分钟的越野赛段,马匹几乎全凭意志在奔跑。他的战马“凯丽”在团体赛后已显疲态,个人赛中连续碰杆却幸运未掉落,梁锐基将这一奇迹归功于“些许运气和多年磨合的默契”。
■精神传承:
薪火相传 培育马术新生力量
此次团队赛中的新生力量——28岁的蓝志豪,同样来自中山体校,是由梁锐基一手培养的徒弟。
“他13岁时在中山体校练习田径,是我将他引入马术领域。”谈及爱徒,梁锐基语气中满是自豪。尽管面临赛前主力马匹去世、临时换马的突发状况,蓝志豪在团体赛中也顶住了压力,表现稳健,最终为广东队夺金立下功劳。
广东马术队中,既有征战八届的全运元老,也有十几岁的青涩少年,“老将带新人”的优良传统使得广东马术后继有人。梁锐基清醒地指出:“如果我们这些老将不持续进步,很快就会被后浪超越。”
作为中国马术运动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梁锐基也客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瓶颈:“国内马匹育种仅二三十年历史,而欧洲已有三百年的积淀。我们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亟需国家在防疫、育种领域加大支持力度。”
尽管如此,他对中国马术的未来充满信心:“青少年马术发展势头迅猛,16岁小将已能在全国赛事中崭露头角。只要夯实基础,中国马术定能走向世界舞台。”
领奖台上,梁锐基将手中的吉祥物玩偶奋力抛向观众席——那里,正站着他年轻的学生们、未来的冠军们。玩偶划出的弧线,仿佛一场无声的交接。
本报记者 闫莹莹 谢琼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