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面向未来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激发新动能、增创新优势。坚持优存量和拓增量并举,一方面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坚持无私高效服务企业,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发展诉求,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集中资源力量“一企一策”培优扶强,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高水平集聚;另一方面聚焦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全球招大商招好商,不断完善市领导带头、部门镇街协同发力的全市“一盘棋”招商机制,精简审批流程、全流程贴身帮办,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动工、早达产。
五要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引领,努力交出“两个文明”建设优异答卷。要深刻认识到,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引领中山现代化建设、推进“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补齐城乡建设短板、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具体行动,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一地,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深入开展“1+10”专项行动,持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坚持文明创建“人人有责、人人行动、人人共享”,倡导市民做文明人、行文明事,让文明成为伴随每位市民终身的内心自觉。要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顽瘴痼疾入手,着力解决城乡环境、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一年一大跨越”的成效,让老百姓感受到整座城市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美丽。
六要持续擦亮孙中山文化资源金字招牌,促进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合作。要传承好、挖掘好、弘扬好孙中山文化资源,做好孙中山故居修缮保护和文物史料的保存研究,用好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促进海峡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合作,为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作出应有贡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