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网在 35117 条数据中,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5117个。
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
跨界艺术家蒋黎黎在茶室分享她的艺术生活。位于岐澳古道上的古鹤村,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朴宁静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入驻,成了中山知名的“文化艺术村”。如果要追溯第一位入驻的艺术家新村民,那一定是跨界艺术家蒋黎黎。20多年前,从加拿大回国的蒋黎黎决定移居三乡古鹤村进行艺术创作,未曾想会开启一...
[中山日报] 2025-11-24 文化周刊 A08版 黄启艳 高倩荷
名人IP让乡村越来越有“艺”思
石川教授在左步村分享阮玲玉的艺术人生。本报记者易承乐摄本报讯(记者陈雪琴通讯员林燕)202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11月23日,“玲玉芳华”系列活动收官之作——“阮玲玉:中国默片时期的无冕之王”主题分享会在南朗街道左步村举行。这场“影片展映+专家分享”的文化活动,串联默片传奇与香山文脉,为左步...
[中山日报] 2025-11-24 文化周刊 A08版 陈雪琴 林燕 易承乐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拓展入境消费。在扩大免签范围、优化离境退税等政策带动下,“中国游”“中国购”热度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入境游客达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0.8%;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1版 新华社
在绿色发展浪潮中点亮征途
当北极熊幼崽难以找到一块栖身的海冰,当地球布满矿产过度开采留下的伤疤,当饥饿和贫困仍是部分国家和地区民众的梦魇……全球可持续发展该何去何从?发展与保护要如何统筹兼顾?世界期待答案。21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的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上,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共同撰写的智库报告《...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1版 新华社
销量同比增长30%
酒楼推出的菊花菜式。本报记者易承乐摄每年11月,都是食用菊的“黄金赏味期”——尤其是进入11月下旬,食用菊积攒了更浓的清甜,花瓣饱满、香气沁人,堪称最佳品尝期。也正因这份绝佳风味,食用菊销量节节攀升,各式以菊入馔的特色宴席,更成了市民解馋、游客寻味的“舌尖必选项”。小榄一个“企业+农户”的种植基地,...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1版 陈雪琴 易承乐
“五个融合”构建伟人故里“大思政”新格局
情景剧《顺手的事儿》现场展演。受访者供图11月2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5年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经验交流展示活动现场,由广东政研会推荐,中山市申报的《“外卖骑手”变身“城市合伙人”的思政实践》案例,从全国众多优秀实践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十佳”案例并作现场展演。这一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创新探索,不仅...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1版 徐钧钻 付陈陈 钟轩
中山古镇人民医院新院区启用
新院区外景。受访者供图本报讯(记者卢兴江夏亮红)“下车就是门诊,停车方便多了!”11月23日早上8点,林女士快步走进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新院区后眼前一亮——大厅通透、指引清晰,就医一路顺畅。当日,总投资7亿元,作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及重大民生工程的古镇人民医院新院区,历经三年建设后全面启用。记者在新院区...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1版 卢兴江 夏亮红
机器人“借光”拔节生长
02版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1版 
报头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1版 
聚焦康养产业发展 共话高质量提升
本报讯(记者王蔚然)近日,市政协联合致公党市委会召开“培育壮大康养服务产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市政协副厅级干部林少明出席。会上,市政协常委、课题组负责人杨凯山详细介绍了课题的选题背景、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及调研成果。火炬高新区、五桂山街道负责人结合基层工作实践交流了推进康养服务业过程中...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2版 王蔚然
机器人“借光”拔节生长
技术员在给机器人设定程序。本报记者余兆宇摄生产车间的流水线上,扫地机器人正有序组装;测试区的模拟场景中,智能物流机器人灵活避障……近日,记者走进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光电”)的生产一线,一幅机器人研发与生产的鲜活图景扑面而来。作为一家深耕光电领域20年的企业,联合光电不仅在光学...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2版 吴森林 付陈陈 王蔚然 余兆宇
千里同心攻技术“山水”携手兴产业
11月的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贵州问候自然荞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460万元中山东西部协作资金让“凉都农特产”插上科技翅膀。从生产线升级到专家驻点攻关,从单项技术帮扶到长效机制构建,中山跨越1200公里,以科技为笔,在六盘水的产业沃土上书写协作共赢篇章,让“山”的优势与“海”的力量...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2版 卢兴江
169亩复耕稻田的“丰”景迎客
稻田与落日美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杨启宁摄近日,坦洲镇群联村169亩复耕稻田迎来丰收。连片的稻田,金灿灿的稻穗迎风摇曳,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与西江畔的醉人晚霞相映成趣,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稻浪滚滚,大地流金。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孕育着实实在在的丰收。中山明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蓝文杰介绍,经...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2版 黄靖怡 杨启宁
流动图书送到田间地头
本报讯(记者高倩荷通讯员赵嘉俊)近日,南朗街道冲口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门前热闹非凡:“流动书摊”上,不少游客捧着书籍静静品读、惬意休憩;刚忙完农活的村民们还戴着斗笠,也聚在书摊边,一边谈天说地,一边翻阅着感兴趣的杂志刊物。这个在乡间自成一角的“阅读小天地”,正是中山流动图书服务创新升级的生动缩影。作为...
[中山日报] 2025-11-24 要闻 A02版 高倩荷 赵嘉俊
新定位下香山文化如何出新出彩?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为香山文化的研究、传播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山是香山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毗邻港澳,拥有近千年的建城历史。在省委、省政府赋予中山“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战略支点、珠江西岸高水平开放高地、现代化人文精品城市”新定位下,香山文化如何出...
[中山日报] 2025-11-24 理论周刊 A03版 谭华健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陈思民主和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其中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发展更加广...
[中山日报] 2025-11-24 理论周刊 A04版 陈思
深化产改育工匠 赋能产业促升级
伍月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是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具备数字化素养、掌握先进技术、适应智能化生产的新时代产业工人。劳模工匠作为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卓越...
[中山日报] 2025-11-24 理论周刊 A04版 伍月桥
构建平衡发展和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新格局
杨勋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提升数据安全治理监管能力,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跨境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创新的关键驱动力量。然而,数据的自由流动与国家安全、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张...
[中山日报] 2025-11-24 理论周刊 A04版 杨勋兵
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中山新篇章
赵伦芬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正是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幕的历史交汇点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系统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路径。对于中山——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改革精神的土...
[中山日报] 2025-11-24 理论周刊 A04版 赵伦芬
“双轮”并进壮贸易强国“筋骨”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十五五”规划建议在部署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时,明确提出“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这不仅是我国对贸易顺差持续较快增长现实的针对性回应,更释放出促进外贸提质增效、壮实贸易强国建设“筋骨”的积极信号。对外贸易向来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和进口则像车之双轮。强调“双轮”并...
[中山日报] 2025-11-24 经济 A05版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