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坚定不移打赢打好“工改”攻坚战,支撑制造业当家,奋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争一流、创一流。要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念好“谈、移、拆、建、引”五字经,坚定不移闯出产业空间革命的新路来。要加快推进建设十大万亩级现代主题产业园,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小巨人”“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发展壮大,加快规划布局新能源产业“新赛道”,全力推动中山“新十大舰队”扬帆远航,奋力实现“弯道超车”。要着力构建大招商工作格局,用好“联合招商”“挂榜招商”模式,深化“以投促引”,激发民间投资热情,扎实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四要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强市、科技创新强市和人才强市建设,奋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争一流、创一流。要坚定不移举创新旗、走创新路、打创新牌,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建设中山科技创新园、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教育人才支撑,打造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人才高地。
五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力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争一流、创一流。要以“百千万工程”统领中山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深入实施“一个引领+三大攻坚战+强镇八项行动、兴村八项行动”的“1388”行动方案。要深入推进强镇扩权赋能改革,让部分镇街承担起“城”的功能。要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力争5年内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00万元以下村“清零”。要着力推进城市更新三年行动,稳步推进旧城镇、城中村改造,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六要聚焦建设更加美丽中山,坚决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奋力在绿美生态建设上争一流、创一流。要坚持科学治水、源头治水、系统治水、流域治水,持续推进“大兵团作战”,确保2024年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要全力推进绿美中山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持续深入开展“千企万民齐种树”“万棵榕树进乡村”。要扎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绿、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七要浓墨重彩书写好“文化兴城”大文章,奋力在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上争一流、创一流。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1+10”行动,凝聚“再造一个新中山”的精神力量。要整体统筹推进孙中山故居片区改造提升,加快推进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利用,倾力打造“稻田音乐会”等乡村文化特色品牌,打造大湾区文旅消费大市场。要深度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高水平办好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对台工作中发挥好中山独特作用。
八要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奋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争一流、创一流。要着力在发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强化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做深做实“一老一小”两篇文章,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加强社会兜底保障。要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山、平安中山,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大力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闯出具有中山特色的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
会议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为在现代化建设中争一流、创一流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让“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成为中山发展生动图景。要坚决打赢打好转作风攻坚战,注重在基层一线、中心任务、重大斗争中磨砺干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切实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为敢于担当、主动作为者担当。要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深化重点领域腐败治理,遏增量、清存量。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山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山实践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强镇兴村的行动方案》和全会《决议》,递补了十五届市委委员。
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不是市委委员的市有关领导同志,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秘书长,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直正处级以上单位、中央和省驻中山正处级以上单位、市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市各民主党派主委、市工商联、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主要负责同志列席第一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