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时事 新闻列表
~~~————访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
~~~——
~~~——
~~~————“内地奥运健儿展风采”活动在港受热捧
~~~——

 
2024年09 01
甲辰年七月廿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4年09月01日 时事 扩展 收缩 默认

改革何以“不走回头路”
  》》》上接01版 坚持念好“谈、移、拆、建、引”五字经,累计出台86项“工改”新政,清理113项市镇制定的不符合实践需要、自缚手脚的政策,破解工业用地建筑限高、工业厂房分割出让、工业用地容积率受限、过度河岸线退让等多年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极大激发村集体和企业“工改”热情,成功探索10种改造模式。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拆除整理村镇低效工业用地超4万亩,新招引企业993家、服务本土企业738家,预计推动新增投资总额超1600亿元。

  无论从过去的成功经验,还是从当下正在进行的实践来看,中山始终遵循“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让改革成为“通关宝典”,不断战胜“拦路虎”、踏平“绊脚石”,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

  三乡罗三妹山脚下,篆刻有“不走回头路”五个大字的石碑巍然挺立,一旁是通往无限风光的上山路。历史与现实在这里连接,交织成一幅改革大道坚定向前、越走越宽的生动图景。

  对中山而言,不走回头路,就是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路。改革开放早期,中山凭“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冲出一条特色专业镇发展之路。但粗放式发展也积累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土地碎片化等问题,致使较长时期里,城市转型升级步履维艰。经过近千个日夜,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中山低效工业园改造破局成势,“撼山易、治水难”的治水局面终现曙光,两场攻坚战如同“关键一子”扭转战局,在去除高质量发展沉疴的同时,也再一次警醒我们: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能让“散乱污违”大行其道。

  对中山而言,不走回头路,就是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过去一个时期,囿于制造业用地之难,中山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工业投资“压舱石”不稳,发展动能乏力。为了补上结构调整这一“课”,近年中山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依托“工改”腾出制造业发展空间之外,还通过规划推动9000亩土地“商住转工”,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基垒土,让今天的投入成为明天的产出。同时,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拿出50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帮助企业强身健体、提高市场竞争力。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一场关于“舍”与“得”的博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能“走捷径”“开倒车”。

  对中山而言,不走回头路,就是不能走因循守旧的路。邓小平同志曾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当传统路径走不通时,一定要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用闯的精神、“冒”的精神,用一股子气、一股子劲,走出一条好路新路,切不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特别是当前我们推动深中一体化,更要以思想观念为先导,全面对标学习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改革理念,坚决打破与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条条框框、瓶瓶罐罐,聚焦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形成一批创造性、引领性改革。

  对中山而言,不走回头路,归根结底就是要坚定“路在自己脚下”。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原有的制度、体制往往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改革便应运而生。当改革步入深入区,好吃的肉吃完,要啃下“硬骨头”,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要更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惟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经过近年来全市上下的同心奋斗、不懈奋斗,这座城市稳中有进、向上向好的态势正不断巩固。要保持定力,相信“路在自己脚下”,以改革的坚实步履踏平坎坷成大道,赢得高质量发展节节胜利。

  (三)

  改革成绩固然可喜,但与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再造一个新中山”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世事并非一成不变,改革探索永无止境,我们不能把实践中已见到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要主动突破再突破,拓展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

  要系统集成、全局谋划。改革越往后推进,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会越强,触及利益也会越深,对系统集成要求必然越来越高。当务之急,就是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系统梳理近年中山改革实践,科学构建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明确改革的总体思路、回答改革要达到什么,谋划好自主改革的任务清单,引导全市各级各部门把握各项改革举措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推动改革聚焦聚力、握指成拳、协同高效,实现改革目标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

  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当前,全省上下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这就是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好的“孵化地”和“试炼场”。近日印发的《2024年广东省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工作要点》,在大抓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任务。庞大工程点多面广,改革需要“精准制导”。要聚焦“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奋力实现城乡协调共同富裕”目标,进一步深化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构建镇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动力机制,健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机制,借力改革将“百千万工程”引向纵深。

  要勇于创新、彰显特色。基层是活力之源,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宝贵经验之一,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要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鼓励基层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创造性地破难题、开新路。创新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从解决具体问题中来。比如,营商环境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人皆可成营商环境,各部门、镇街、行业,如何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比如,“工改”“水改”怎么更好结合起来,通过流域治理、系统治理,实现河湖长清与释放土地潜能相得益彰?比如,文旅产业作为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文旅融合如何碰撞出新的火花,如何区分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分类管理、灵活供地?实践才能出真知,期待在基层首创中,闯出更多具有中山特色的路子。

  改革正未有穷期。只要始终葆有改革激情和锐气,这座城市定能升腾不屈、昂首挺立,再次唱响“春天的故事”!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