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兰州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2019年郑州、2021年济南、2024年兰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黄河上中下游,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三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对母亲河的未来深远谋划。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一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河大合唱”正在神州大地奏响。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黄河,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很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为黄河保护治理、流域省区转型发展指明方向,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擘画蓝图。
9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兰州中山桥段,了解当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情况,同正在黄河岸边休闲旅游的市民、游客亲切交流。
总书记站在桥上,凝望着滚滚黄河水,神色凝重。
忧心黄河之病,着眼黄河之治,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母亲河的“健康”问题。
5年前的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在甘肃考察时明确提出:“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
那次考察后不到一个月,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河南考察,在那里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国庆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黄河问题还是要安排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我们都把黄河称为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然而,多年来累积的问题让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在全国主要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上中下游生态易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部分地区污染排放强度较高。
统筹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肩负着守护“中华水塔”的重任。36岁的牧民更尕家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更尕的家被划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更尕也成为园区的一名生态管护员。
“我们用相机、笔记本记录家乡野生动物、草地情况的变化。平时遇到伤害野生动物等案件,生态管护员会第一时间联系当地执法部门。”更尕说。
今年6月,在青海考察期间,听闻当地致力于“把青藏高原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就是你们最大的贡献。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