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为序启新程,策马扬鞭再奋蹄。
今天是乙巳蛇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在中华文化里,蛇是灵性、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寓意着丰收、吉祥和福瑞。广东再度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先行一步的自觉,力争在高质量发展中步步领先。
连续三年,广东“新春第一会”聚焦同一主题,既彰显高质量发展之于广东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彰显广东扎扎实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唯有在高质量发展中先行一步,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迎着春光再出发,在高质量发展大道上阔步前行,广东发展必定向好向强,岭南大地一定“粤来越好”!
(一)
高质量发展是广东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回首刚刚过去的甲辰龙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广东振奋龙马精神、历经风雨彩虹,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高质量发展,牢记嘱托,践之于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时刻关心广东,对广东高质量发展谆谆指引。2024年,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还分别向深中通道建成开通、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从都国际论坛致贺信,亲切关怀、倾心指导广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扎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高质量发展,稳是基础,进是方向。
过去一年,既有深化改革之“艰”、外部压力之“险”,也有动能转换之“难”、民生保障之“重”。广东沉着应变、综合施策,千方百计稳经济,用好用足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及时出台加力措施,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总量连续39年居全国首位;经营主体突破1900万户,其中企业超830万户,总量均居全国第一;城镇新增就业超143万人……广东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蓬勃活力,孕育着新的希望、大的收获。
高质量发展,科技引领,产业当家。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广东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到56.7%、31.6%;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1/4,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44%,智能手机产量占全国超四成,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18%……广东制造业当家的家底更加厚实,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向上向好的强大动能。
高质量发展,改革发力,民生为大。
广东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突出抓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五外联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成为广东金字招牌。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产业有序转移助力壮大县域经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全面启动。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成使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时光无言,奋斗有痕。广东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南粤大地处处勃发走在前列、创先争优的崭新气象。
》》》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