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坤明在讲话中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父老乡亲,向所有关心支持广东改革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向春节期间坚守岗位、春节之后投入工作的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亲切慰问和诚挚感谢。他指出,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国家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注重谋产业抓生产,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伟大奇迹。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下,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走正确的路,牢牢抓住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产业发展亲切关怀,指出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强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根本途径在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我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有力指引我们深刻把握立省之本、强省之基,牢牢抓住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黄坤明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要内容、强大支撑,广东肩负着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更要在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勇挑大梁,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具有雄厚实力、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无穷魅力的新广东。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战略之举、关键之为,广东的产业体系在开放合作中发展壮大,在转型升级中持续蝶变,更应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百舸争流中奋力争先,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向新向上的新广东。开创广东发展新局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优势所在、使命所在,我们的产业体系足够全、配套足够强、空间足够大,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厚实基础、独特优势,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抓住用好一切有利条件,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以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托起一个经济社会繁荣、活力动力充沛的新广东。
黄坤明强调,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要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巩固优化,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壮大,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多措并举把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实。要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坚持向“高”攀登,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好重大科技专项,让“超级平台”产出“超级成果”;坚持向“实”聚焦,从产业需求凝练科学问题,研发更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坚持向“转”发力,及时推出需求侧政策,助力完成技术走向市场的“临门一脚”;坚持向“外”拓展,深度融入国际生产网络、创新网络,在竞争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要育成现代企业强壮主体,一视同仁支持各类企业发展,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开展多样化合作,各尽所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着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群,壮大顶天立地的领军企业,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让各具神态的“企业之树”汇聚成生机盎然的“产业之林”。要培厚发展环境肥沃土壤,充分激活政策效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携手港澳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全面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
黄坤明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风和日丽,也会有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这几年,广东的现代化建设殊为不易。因其不易,更需勇毅,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历转型之痛、升级之难后,发展之船必将驶出三峡、乘风破浪。》》》下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