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科学防控的核心在于技术、管理的双轮驱动。一方面,中山市通过大数据预警、智能化设备、专业化队伍,实现了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从粗放管理到精准治理的转变,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现代化提供了生动注脚;另一方面,针对景区、社区、校园等不同场景分类施策,实现“靶向防控”,大大提高了防控效率。
在民众街道、古镇镇,无人机翱翔天际,进行空中喷药灭蚊,对大面积绿地和卫生死角实现精准覆盖;火炬高新区依托专业消杀队伍,针对农贸市场及周边、下水道、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滞留喷洒等专业技术集中灭蚊……这些科学作业方式,既提升了防控针对性,又最大限度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在红博城、中山影视城等客流密集场所,实行消杀前置、实时防控、应急备勤等多重保障。每日除了全域消杀,还在入口处设置防蚊提示牌,免费提供驱蚊剂,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积水容器。乡村旅游点则突出环境整治,通过清积水、除杂草等专项行动,清除蚊虫孳生地,从源头掐断疫情传播途径。
针对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薄弱的问题,小榄镇等探索施行社区兜底制度,组织党员志愿者逐户排查积水隐患,还主动为独居老人安装纱窗。
基层医疗机构则发挥“前哨”作用,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专门诊室,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置异常病例,有效阻断了风险传播。
■全民参与:防控主动权在每个人手中
国庆假期,中山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指挥部在《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中写道:“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主动战,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
从书记市长深入街巷检查防控,到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校园无死角灭蚊,到市民清理家中积水,中山将疫情防控之于不同群体的重大意义统一起来,构筑起一张群防群控的严密防护网。
广大市民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倡议,主动清理自己家中的存水盆罐,定时点燃蚊香、喷洒药物,不少社区还组建起“邻里防蚊队”,大家互相提醒、共同参与,坚决做好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全市超万名志愿者活跃于社区楼栋、文旅场所、交通站点等,承担着隐患排查、知识宣讲、秩序维护的任务。特别在台风过境后的大街小镇,志愿者们快速疏通水道、清理积水,展现出强大的应急响应能力。
企业也主动履行防控责任,商超、农贸市场每日营业前开展积水清理与消杀,建筑施工单位对工地积水区域实行“责任人挂牌”管理,物业公司加强小区绿化养护,积极修剪杂草、疏通沟渠,全面打通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不少文旅景点负责人表示:“防控措施到位了,游客游玩更安心,我们的经济效益也更明显了。”
随着节后复工复产复学推进,中山防控工作逐渐转入常态化阶段。这张由政府和市民共同编织的防护网,将成为抵御疫情扩散的最有力屏障。不过,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仍未到松懈之时,我们仍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切实增强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攻坚成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守护好中山这座美丽城市和全体市民的健康家园。
本报记者 谭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