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省人大代表、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科创中心有害生物防制研发总监廖国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山通过加强惠企服务、完善政策体系、投入扶持资金等举措,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榄菊日化坚持以创新为驱动,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积极迈进,在小榄镇投资4.5亿元建设全行业首个智慧工厂,被国家工信部授予“绿色工厂”“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等称号。“作为中山企业,我们充满信心,将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省人大代表、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俊强深有体会。“我20多年前来到中山工作,后来创办联合光电扎根中山,见证了中山市场环境的变迁,也深切感受到政府对企业的贴心支持和高效服务。”龚俊强表示,2022年开始,中山把每年11月1日设立为“企业家日”,高规格举办企业家大会,表彰优秀企业家,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在全社会营造了重商、爱商、护商的营商文化环境。中山市场活力蓬勃,政府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实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承诺,真正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在实处。“这些举措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山市委、市政府对民营企业家的深切关怀与坚定支持,也让我们对中山高质量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省两会热点话题之一。作为来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代表,石正兵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企业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太力集团将创新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瞄准世界一流企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进行了一系列组织变革、资源变革、模式变革和效益变革,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核心要素,持续推进变革,为广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太力力量。”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省人大代表、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岳巧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深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着力打响中山职业教育品牌。顶层设计上,中山将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五年发展规划,为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资金政策上,设有双高建设、产教融合等专项基金,通过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入校兼职,鼓励校内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将企业新工艺、新方法融入教学。此外,中山十大舰队产业集群以及中小微企业数字转型升级工作的推进,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及毕业生就业搭建了优势平台,推动职业教育规模与内涵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