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统筹/余晓霖
文/记者 余晓霖 见习记者 方馨娉 图/通讯员提供
香山小学
小演说员
讲述中山名人故事
“孙中山先生的故事激励着我们爱国立德,博学笃行!”在香山小学校园内,读书节系列活动“讲中山故事,传本土文化”正如火如荼进行。只见小演说员们手持话筒,站在中山名人知识展板旁,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中山名人的故事。
一代伟人孙中山、音乐宗师萧友梅、革命先驱杨殷……这些课本、读物上的中山名人形象,在小演说员的娓娓道来中变得立体、生动而鲜活。
来自五(1)班的胡耘嘉自幼学琴,一直视萧友梅为偶像,因此选择了以萧友梅的生平与贡献为演讲主题。通过阅读《萧友梅全集》《穿过地平线》等书籍,他勾勒出萧友梅“音乐救国”的时代逻辑。“整个活动过程不仅仅是读书,更是通过研习、创作和传播的完整链条,将知识转化为影响他人的力量。”胡耘嘉说。
“这一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山的名人轶事、地域文化,锻炼表达能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香山小学语文科组长赵红月介绍。
此外,香山小学还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如原创诗歌及朗诵比赛、藏书票制作及“我的图书封面”设计等阅读活动,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石岐第一小学
知识竞赛 掀起阅读热潮
近期,石岐第一小学启动了以“邂逅幸福阅读,绽放书香力量”为主题的读书节系列活动。其中,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知识竞赛,掀起校园阅读热潮。
答题环节,参赛代表们全神贯注,蓄势待发。“《灰尘的旅行》作者是谁?”“《三顾茅庐》中刘备拜访的人是谁?”大屏上的题目一出现,小选手便在答题器上果断选出答案。
全员参与环节,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踊跃互动,用手摆出“OK”或交叉姿势来表示对错,参与到“头脑风暴”之中。参赛代表田若萱透露,自己为这次竞赛做足了准备,利用周末将《十万个为什么》读了很多遍,对于书中可能的设问还进行了专项复习。“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奇妙的科学道理。”
另一位参赛代表柏鸣谦则表示,准备过程中他将出题范围内的四本书反复读了多遍。“通过这次竞赛,我积累了不少实用的常识。”
“答题竞赛的形式,让阅读不再是被动的任务,而是充满趣味的挑战。学校希望通过一系列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石岐第一小学语文科组长罗惠玲表示。
新圩小学
“阅读种子”在晨读中萌芽
“小书包,轻轻放;捧起书,入神读……”在三乡镇新圩小学,“晨光悦读”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每天清晨,同学们早早踏入教室,迫不及待地取出共读书籍,有同学不时提笔写下读书笔记,沉浸在书本世界中。
新圩小学教导处副主任方婷介绍,各年级每学期的共读书目有2本。“我们为不同年级的学生量身定制了既符合他们认知水平,又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书目,让学生爱上阅读。”
六(4)班的雷偲韵在活动中表现出色,被评为“阅读小博士”。她的笔记本上,画着自制的《鲁滨逊漂流记》人物关系表,并贴着“坚持”“乐观”的荧光便签。“当鲁滨逊在荒岛上种出第一株小麦时,我突然明白‘希望’是需要亲手播种的。”
同样作为“阅读小博士”,四(1)班的何函卿感慨:“‘晨光悦读’让我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逐渐开始思考书中传递的思想。”在阅读《细菌世界历险记》时,她写下了密密麻麻的批注,里面既有“球菌像小皮球”的童趣比喻,也有“巴氏消毒法原来这么神奇”的惊叹。
曾经早读时的吵闹声,如今被翻书声、批注声取代。让方婷最欣慰的是,同学们眼里有了对文字的渴望,“我们还将组织阅读分享会、阅读成果展等活动,持续推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希望能帮助学生在阅读路上不断前行。”
雍陌小学
在书香墨韵中传承乡贤精神
4月,雍陌小学开展“传承乡贤精神 厚植家国情怀”主题书法与诵读比赛,以笔墨为媒、以诵读为介,引领同学们感悟郑观应思想。
在书法赛场上,同学们屏息凝神、笔走龙蛇。横竖撇捺间,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警世名言、其家训里的处世哲思跃然纸上。六(2)班的韦炜书写的“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士农工商,均应如是。兴亡有责,况在国家。忠贞报国,振我中华”格外醒目。他分享道:“练字时反复琢磨,突然明白爱国不是口号,而是像这句郑观应名言所言,做好眼前每件事。”书法与文字的共振,让文化传承在笔尖流淌。诵读比赛现场,三(2)班汤唯唯的《盛世危言》选段诵读掷地有声。铿锵语调中,少年对百年前先贤的强国之思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她赛后谈及阅读感悟:“备赛时,我发现原来文化传承就在身边。查资料、访故居的过程,让我真正走进了郑观应的思想世界。”
雍陌小学校长郑燕梅表示,此次活动将本土文化教育融入读写实践,既是对三乡先贤精神的致敬,更是对“以文化人”育人理念的践行。“当孩子们用笔墨临摹家训、以声音传递经典时,家国情怀的种子已悄然萌芽。”
南朗小学
师生在听写中领略汉字魅力
日前,南朗小学读书节之五年级汉字听写大赛顺利落幕。同学们通过这场趣味竞赛,规范了书写习惯,激发了汉字学习热情,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大赛第一阶段,五年级学生全员参与,大家听录音播报40个词语,并按要求写出古诗的上句或下句。同学们仔细听题、认真思索,在一听一写间,汉字之美跃然纸上。
大赛第二阶段,各班选出5名优秀选手参赛。在紧张刺激的“车轮战”赛制下,听写错误的选手将面临直接淘汰。斗志满满的选手们凭借对汉字与诗词的熟悉,沉着调动知识储备快速完成作答,展现出扎实的文字功底。
“比赛让我提升了汉字书写能力,更感受到古诗词的意韵之美。”五(3)班莫承恩表示。
同班的陈怡霖也感慨:“参加这次比赛让我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和把握,还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
南朗小学语文科组长王冠指出,汉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石。学生备赛时广泛阅读经典、积累词汇,既深化了文本理解,又为写作储备了素材,实现读写能力双向提升。“这场比赛让师生在一声一韵、一撇一捺间领略汉字魅力,有助于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人文情怀。”
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
诗词大会让学生爱上读诗
以“墨香雅韵传经典,童声稚语诵华章”为主题,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开展了诗词大会、汉字听写擂台、主持人比拼等系列活动,校园书香氛围浓郁。
在主持人比赛现场,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两分钟的自我介绍中,他们或幽默风趣,或温文尔雅,通过个性化表达展现独特魅力;朗诵展示环节更是高潮迭起,选手们字正腔圆的发音与真挚的情感传递赢得阵阵喝彩。在比赛中获第一名的李政阳难掩激动:“我朗诵的是传世名篇《少年中国说》,在深入品读这一经典时,我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磅礴力量。”
诗词大会也精彩纷呈。首环节“诗词对接”便扣人心弦,大屏幕上刚显示“春风又绿江南岸”,选手迅速抢答“明月何时照我还”……随后的“连字成诗”则更考验团队默契,选手们或托腮沉思,或热烈讨论,巧妙地将零散的汉字串联成完整诗篇。
六(7)班的刘鑫淋在诗词大会中表现出色。他分享道:“现在我已经养成了每天读诗的习惯,最近正准备读《中国诗词大会》系列书籍。在诗词的世界里,我能和李白、苏轼对话,还能遇见四季更迭与家国情怀,真的爱了!”
广东博文学校
1600名学子齐诵国学经典
4月23日上午,“相约《论语》文化中国——倡导人人读《论语》”全国大型公益中山分会场活动将在广东博文学校举办。
该校小学部1600名学子将诵读《论语》与《礼记》中的经典名篇,以稚气童声咏出国学经典的醇厚韵味,诵出文化自信的时代强音。
广东博文学校小学部校长徐曙介绍,《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承载着先贤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根基。开展此次活动,对于学生成长、校园建设以及经典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在‘世界读书日’这样特别的日子里,诵读《论语》能成为纽带,让经典走进校园、浸润心灵,让同学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树立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成长为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视野的新时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