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余晓霖 图/受访者提供
王文儒:AI时代,青少年更要读书
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同学和家长或许会心生疑问:既然AI可以快速检索答案、解答问题、生成文章、辅助学习,青少年是否还需要继续读书?答案是肯定的——阅读不会因AI的普及而失去价值,反而变得更为重要。
●阅读让精神世界更辽阔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曾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青少年的精神成长,离不开持续阅读那些与年龄相契合的佳作。书籍读得越多,你们的精神世界便越加辽阔。
比如,阅读《小王子》和《草房子》,能让同学们对友谊、苦难与成长产生深刻体悟,这些情感体验与道德认知是AI技术无法复制的;阅读《钱学森传》和《平凡的世界》,则能引领同学们树立人生目标,培养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这种家国情怀的根植,同样是AI无法替代的。
●阅读能培养批判性思维
阅读的价值不仅在于滋养精神世界,更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阅读时务必伴随思考。当生活与学习中遇到问题,AI可迅速给出答案,但这些答案大多是缺乏个性的“标准答案”。而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学会提问、分析综合与批判性思考,最终寻得属于自己的“真正答案”。伴随思考的阅读,能令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世界,联系当下生活,憧憬未来图景。
语言能力的提升,则是阅读最直接的馈赠。你或许能请AI帮忙写一篇优秀习作,但AI完成的习作再优秀,终究不是你的思维成果,不是你的情感表达,亦不是你的语言水平体现。AI只是学习的工具,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学会表达,仍需长期坚持阅读。习惯于依赖AI生成内容辅助学习的同学,会逐渐失去自主组织语言的能力——可能课下作业“妙笔生花”,但考场上答卷时却会手足无措。
●阅读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说思考是阅读的灵魂,那么想象力就是阅读的翅膀。阅读还能够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AI擅长重组已有信息,但真正的创新与创造源于丰富的想象力。无论是文学作品、科普作品,还是历史小说、人物传记,都具备重塑思维、激发想象力、释放创造力的能量。所以,捧起一本书,尽情放飞想象力吧!你读得越多,便会发现,创造力的唯一限制,在于自身愿意让思维驰骋多远。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AI将成为人类强大的学习助手,但一个人的思考力、学习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情感智慧,仍需通过阅读来培养。人工智能,应该是、只能是、永远是“人的工具”!
黄志煊:与书牵手,悦读向光
每每徜徉在书声琅琅、书香氤氲的校园里,看着同学们充满活力的灵动身影,我总会想起自己30多年来与书为伴的美好时光。今天,我想与同学们分享一个人生感悟: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读书是最智慧的学习之道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在随笔《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阅读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除了积累知识,阅读更是培养思维、塑造品格的过程。当你沉浸书本,就仿佛在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他们的经验会化为你的财富,他们的思想会点亮你的灵感。
●读书是最高雅的生活姿态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道出了读书对精神气质的深刻影响。当我们阅读时,精神世界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正如孙中山先生曾自述一生嗜好:“除革命而外,唯有读书而已。”他为革命而读书,以读书求知推动革命,二者相互促进,伴其终生。
●读书是最持久的快乐源泉
阅读是一种带来深层快乐的活动。从科学角度看,沉浸于一本好书时,会创造独特的“心流”体验。书籍如同随身携带的“心灵健身房”,读书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和内啡肽——这两种快乐激素不仅能带来如享受美食般的满足感,更能唤起类似运动后酣畅淋漓的愉悦感。有研究表明,每天阅读30分钟的人,压力显著降低,睡眠质量更好。可见,阅读是最健康的快乐方式之一。阅读更构建了专属的快乐循环: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强;理解力越强,阅读的快乐便越多。所以同学们,让书香成为伴随一生的快乐源泉吧!
●读书是最充实的生命体悟
书页翻动间,他人的思想流入你的脑海,让你不必亲历饥寒,读杜甫便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世相;不用远渡重洋,翻开《鲁滨逊漂流记》,荒岛绝境便赫然眼前;读《人类简史》,我们站在智人发展的长河中审视自身位置……阅读大约是最便捷的生命扩充方式,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无限的可能。这是阅读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
同学们,阅读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生活方式,更是值得终身坚持的好习惯。让我们把读书融入生活,让生活浸润书香。愿书籍成为成长的阶梯,让你在字里行间遇见更睿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