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以书为舟 驶向未来 新闻列表
~~~——

 
2025年04 23
乙巳年三月廿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4  服务市民 引导生活
  A08版 2025年04月23日 以书为舟 驶向未来 扩展 收缩 默认

中山这些书香家庭,用阅读滋养孩子心灵
亲子共读 书香满溢
▲宋梓骞与父亲共读一本书。
▲钱俊在家中陪伴钱海月阅读。
▲在自家书房,何先华指导何黍阅读。
  阅读润家风,亲子共成长。第30个“世界读书日”,记者姐姐带你走近身边的书香家庭,看他们如何以阅读为笔,书写优良家风,在字里行间汲取滋养心灵的能量。

  采写统筹/余晓霖 文/见习记者 方馨娉 记者 余晓霖 图/受访者提供

  宋梓骞一家:让阅读成为生活的诗与远方

  宋梓骞就读于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初一年级。他的家庭,将阅读融入生活肌理,让每一寸时光都浸润着墨香。

  每天早餐后15分钟,是专属的亲子共读时刻。一首小诗、一则寓言,为这个家庭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睡前30分钟,兄弟俩捧着散文或小说沉入文字海洋,让书香成为梦的底色。

  每周日下午的“家庭阅读马拉松”最是动人:全家人捧着心仪的书籍静静品读,偶有读书心得的交流碰撞,思维火花便在茶香中轻盈跃动。

  在宋梓骞家中,处处都有阅读的痕迹,厕所挂着防水诗歌卡片,玄关设有“诗词书画”小白板,就连厨房冰箱贴上都印着食物的中英文对照。客厅长桌既是阅读区也是思想交流场,一家人围坐共读的画面,温馨又和谐。

  他的父母用巧思为阅读注入仪式感。比如,每月设定读书主题,让阅读有了探索脉络;节日以当当书卡代替红包,让祝福与知识同行;每晚7点到9点的“手机停机坪”制度,让全家心无旁骛沉浸书海。当《小王子》里的“驯养”成为亲子沟通的隐喻,当《夏洛的网》教会孩子理解友谊,书籍便化作联结心灵的桥梁。

  如今,宋梓骞的作文屡获嘉奖,辩论赛上引经据典的模样被赞“小教授”;春节时飞花令成为家族新年俗;父亲戒掉了刷手机的习惯,捧起了历史典籍……阅读不仅让孩子拥有深度思考的“精神护甲”,更让良好家风在字里行间悄然生长。

  钱海月一家:让阅读成为心灵的黏合剂

  钱海月是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学生,每天放学后,她都会开启30分钟的自主阅读时光,科普杂志、各类小说都是她的兴趣所在;到了周末,她的阅读时间延长,阅读范围也拓展到文学名著。每天睡前20分钟和每个周末下午,是雷打不动的亲子共读时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经典历史片段故事和散文短篇,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这是钱海月一家的日常,充实温馨,书香弥漫。

  “去年桂林自驾游途中,孩子突发奇想,提议开展车上读书会。我们一家人轮流朗读《徐霞客游记》,书中描绘的景色与沿途的实景相互映照,真的很难忘。”钱海月的父亲钱俊分享了印象深刻的家庭阅读故事。

  钱俊告诉记者,通过大量阅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写作和阅读水平也进步明显。对他和妻子而言,下班后远离手机,更多地陪伴孩子阅读,不仅加强了沟通,增进了感情,还与孩子建立起了更亲密的关系。

  在钱俊看来,阅读不是学习任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关键在于家长放下功利心,以陪伴者和共学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让书香气自然浸润成长。正如钱海月在日记中所写:“和爸妈读书时,我觉得我们三个人的心被故事粘在了一起。”

  何谷、何黍一家:

  耕读传家

  让书香滋养孩子成长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就读于大信学校七年级的何谷与三年级的何黍兄弟俩,成长于一个浸润着书香的家庭。

  位于老家湖南新化乡间的太山书院,是他们阅读的“根据地”,6800多册藏书涵盖古今中外。“最初想在老家盖房,后来我觉得该赋予它更多意义,于是有了这个书院。”父亲何先华介绍,书院除了阅读区,还设有创作室、书画室,不仅满足自家阅读需求,更是村里孩子的“精神粮仓”。

  而在中山的家中,随着孩子成长不断扩容的小书房,见证着兄弟俩的阅读轨迹。“在这里随手拿起书阅读,感觉时间更有意义。”何谷笑说。

  兄弟俩完成作业后的晚上以及周末,是一家人共同读书的温馨时光。在阅读引导上,父母注重因材施教。对年纪尚小的何黍,父母推荐《上下五千年》等启蒙书籍;已升读中学的何谷,则开始接触《万历十五年》等深度作品。

  阅读的滋养悄然结出硕果。何谷小学毕业时,父母将其文章整理成册,名为《谷语青芽》。他坦言:“阅读对我写作帮助很大,我会把积累的句子运用到作文里。最近在读《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让我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谈及家庭阅读密码,何先华表示:“父母陪伴至关重要,阅读不是功利之事,而是塑造人格的基础,要让孩子带着思辨读书。”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