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书香满香山 少年悦读时 新闻列表
~~~——
~~~——

 
2025年04 30
乙巳年四月初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4  服务市民 引导生活
  A02版 2025年04月30日 书香满香山 少年悦读时 扩展 收缩 默认

读书月推出公益公开课 名家大咖化身“领读人”
  4月26日,知名作家陈佳同、张国龙和马伟明应本届读书月系列活动之名家公益公开课的邀请,走进中山纪念图书馆开讲,向市民读者分享阅读心得,传授写作秘诀。

  采写统筹/余晓霖 文/记者 余晓霖 罗杨鸿 见习记者 方馨娉

  图/记者 冯明旻 部分由书香中山提供

  陈佳同:在书香中探寻生命真谛

  陈佳同以非洲见闻为切入点,引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他提出“生命既脆弱需珍惜,又坚强莫放弃”的辩证观点,并以四部动物小说为载体阐释生命哲理。

  针对大家关心的阅读写作问题,陈佳同提出三点建议:选择兴趣导向的书籍培养阅读习惯,通过幻想文学激发想象力,采用“故事留白法”——在高潮处暂停讲述以促进思考。他强调阅读本质应是纯粹乐趣,而非强行说教:“哲理应如盐溶于水般自然融入故事,读者自会在成长中体悟。”

  关于写作能力提升,陈佳同认为,理论无法替代实践,须通过持续练笔突破瓶颈。“写作困境会驱动针对性阅读,而阅读积累又能反哺写作技巧,形成螺旋上升的成长模式。”

  张国龙:阅读是终身受益的“长期项目”

  张国龙则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指导。

  “我小时候读了很多书,但我的作文在班上并不突出。直到大学,阅读积累的优势才渐渐显现出来。”张国龙的一番话,让听众对阅读的长期效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谈及阅读书籍的选择,张国龙给出详细分类建议:思想品德教育和励志类读物能为考试作文提供素材;传播人文素养的书籍,涵盖史学、哲学等,可拓宽同学们的思维深度;艺术修养类书籍助力同学们提升审美;文学读物是常见选择,但要有所甄别;少儿启蒙读物不必贪多,精读经典即可;科普科技类书籍能弥补同学们知识短板,顺应时代需求。

  马伟明:洞见文学创作背后更深层的哲学

  马伟明围绕其新作《土木堡狼事》带来精彩分享,深度探讨了关于历史、勇气与生存的多重内涵。

  “历史无法改写和捏造,每一个细节都需经过严谨考究。创作时,即便虚构情节,也必须确保其在历史框架下具备合理性。”马伟明直言,文学创作绝非易事,繁琐艰辛的历史考证贯穿始终。为了保证内容严谨,他需要反复查阅海量资料,力求每一处表述都经得起推敲。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引发读者对历史真相与人性的深入思考。

  “希望大家阅读此书时,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故事和人物的塑造,还有背后更深层的哲学。”马伟明说。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