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情智万花筒 新闻列表
~~~——
~~~——
~~~——
~~~——
~~~——

 
2025年07 09
乙巳年六月十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4  服务市民 引导生活
  A04版 2025年07月09日 情智万花筒 扩展 收缩 默认

会“认人”的话筒架
▲黄子皓和他设计的“智能调节高度话筒架”。 受访者供图
  中山市小榄广源学校 六(3)班 黄子皓

  每次站在学校礼堂演讲时,我总发现一个尴尬的场景:前一位同学刚踮着脚够上话筒,后一位高个子老师就得弯腰驼背。传统话筒架上的旋钮总让人手忙脚乱,有时甚至发出刺耳的“吱呀”声打断演讲。这让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让话筒架像向日葵一样,自动“仰头”对准说话的人?

  经过三个月的课余钻研,我的“智能调节高度话筒架”终于诞生了。它的核心是一块只有橡皮擦大小的Arduino Nano主控板,我将其比作整个装置的“大脑”。当视觉识别模块捕捉到演讲者的身高时,就会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样精准计算需要升降的高度,接着推杆电机便会带动支架稳稳移动。另外,这个话筒架最巧妙的是行程开关设计,它如同电梯里的安全触板一样,在升降到极限位置时会自动刹车,避免冲过了头。

  这个作品有三大创新亮点:一是身高扫描黑科技。视觉识别模块的精准率高达98%,就算是双胞胎兄弟的身高差也能精确捕捉。二是秒速升降系统。从检测到完成调节只需3秒,比手动速度快6倍,大幅减少演讲者“等话筒”的冷场。三是记忆功能彩蛋。能够为演讲者的身高设置专属记忆挡位,每次上台话筒都会自动升降到最舒适的位置。

  但制作的过程可没我想象中顺利。为了调试视觉识别模块,我连续一周午休时蹲在实验室当“人形标尺”,被路过的同学称为“人体测高仪”;推杆电机有次突然失控,把泡沫话筒模型顶到了天花板;最崩溃的是一次程序调试,明明代码正确,却发现是USB接口接触不良,整整研究了两天才解决了问题。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的作品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小榄镇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科技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指导老师:邓武燕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