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争做强国少年 青春告白祖国 新闻列表
~~~——
~~~——

 
2025年10 01
乙巳年八月初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44  服务市民 引导生活
  A02版 2025年10月01日 争做强国少年 青春告白祖国 扩展 收缩 默认

人工智能改变生活、乡村换“新装”……中山学子讲述祖国的发展与变化
家乡美了 出行快了 生活好了了
▲张郡和
▲张安佐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年,我们身边的变化可多啦!坐高铁去远方,比以前更快了,窗外的风景“嗖嗖”往后跑;电视里,航天员叔叔阿姨一次次“飞”上太空,探测器还能从月亮上带回“礼物”;老家的小路变宽了,村口还多了漂亮的小公园,爷爷奶奶散步别提多开心啦!这些大大小小的改变,背后是咱们国家的飞速发展和变化。本期,记者姐姐邀请了几位同学,请他们分享眼中祖国的发展与变化,一起来看看吧!

  文/记者 赖彤瑶 袁婵

  图/受访者供图

  从“推车赶集”到“手机下单”

  “家里角落那辆旧拖车,装满了小时候的美好回忆,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以及生活的变化。”中山市大信学校的张郡和说。

  她回忆起儿时与外婆一同去集市买菜的场景:天还没亮,外婆就推着那辆麻制的、颠簸的拖车,带着她穿过泥泞的道路。热闹的集市里,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外婆走走停停忙一早晨,往往要到正午才回到家。那一辆旧拖车,承载着一家人的生活,也给她留下了难忘的童年记忆。

  “后来,家门口开了生鲜超市,菜肉新鲜,油盐酱醋也被摆得整整齐齐。外婆再不用冒着酷暑挤集市了。”张郡和说。更方便的是,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在线上买菜。“我还教外婆用手机下单,没过多久,新鲜的菜就送上门了。外婆也有更多时间去和朋友跳广场舞了。”

  在张郡和看来,她感受到的不仅是买菜方式的变化,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外婆的拖车变成了手机里的购物车,这其实就是国家在不断发展的表现。”她还提到,身边的变化不止于此。“如今高铁让出行更方便,航天事业让人自豪,‘百千万工程’让乡村更美,人工智能走进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年,我真切感受到祖国越来越强大。”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觉得很自豪,也希望以后能学到更多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好。”张郡和说。

  生活“小惊喜”折射发展“大成就”

  “祖国的变化不仅是在课本文字里,更是我亲身经历的生活惊喜。”接受采访时,沙溪镇虎逊小学学生张安佐如是说。

  张安佐的外婆家在北方,小时候回外婆家的路是她最难忘的记忆。“那时候只能坐爸爸开的车,要走12个小时!”长时间的颠簸让她非常不舒服。可现在不一样了,她坐5个小时高铁就能到外婆家,坐在舒服的座椅上,还能欣赏沿途的风景。

  让张安佐惊叹的还有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她说,第一次接触人工智能是在手机里,她对着手机喊:“小爱同学,明天中山冷不冷?”对方马上回应:“最低15℃,要穿外套哦!”后来她发现,人工智能不仅能答疑,还能在交通、医疗、产业等领域发挥大作用。

  最让她有归属感的,是家乡沙溪因“百千万工程”实现的美丽蜕变。她翻出照片指着沙溪的隆都路说:“以前这里全是老房子,墙皮掉了露出红砖,电线乱得像蜘蛛网,下雨天要踮起脚走过水坑。如今,房子刷了米黄色的新漆,瓦片修得整整齐齐,整条路都亮堂了!”

  沙溪云汉村文化广场也变了样。“以前这里只有个小舞台,如今变成了‘彩虹乐园’,地面铺了彩色塑胶,还多了非遗展示区。”张安佐说,现在她每天和阿婆来跳广场舞,就连隔壁村的阿姨都专程骑电动自行车来玩!

  家乡的变化令张安佐骄傲,她希望未来能当沙溪小导游,带更多人发现它的美。

  “百千万工程”

  勾勒乡村新图景

  对沙溪申明亭学校的周靖昊来说,祖国的变化就藏在乐群村的日常里。在他看来,“百千万工程”给这片承载着百年农耕记忆的土地带来的变化,正是祖国越来越好的证明。

  周靖昊记得自己常去玩耍的古祠堂里,斑驳的匾额记载着乐群村的商贸往事。商船沿着岐江穿梭,码头边的旧粮仓见证过数代人的生计与期盼。如今,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后的旧粮仓变身为农耕文化展览馆,老榕树掩映的石板路成为生态旅游的打卡点,传统与现代在此产生了奇妙共鸣。

  而最让周靖昊感到“神奇”的,是田野间的“科技变身”。无人机掠过稻田的身影,取代了昔日弯腰插秧的农人;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情况,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这里还成为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我们在田间认识五谷,在温室里观察无土栽培,农耕文明的火种以新的方式代代相传。”

  周靖昊还说,旧厂房改造的文创园,也成为了村民的好去处。曾经轰鸣的车间,如今飘出咖啡香与书香;设计师将本地传统扎染工艺融入现代服饰;自媒体博主用镜头记录稻田四季。

  说起村里的变化,周靖昊满是骄傲,“我的家乡越变越好,欢迎大家来做客。”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