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在科学拓展读物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实验:用牛奶和白醋可以制作小挂件,甚至可以做钥匙扣!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呢?牛奶和白醋明明都是液体,怎么会变成固体,还能做钥匙扣?带着满脑子的疑问,我决定亲手试试。
实验需要的材料很常见:一小杯牛奶、一些白醋、一个滤网或纱布、一个小碗,还有一个可爱的模具和钥匙圈。看着桌上这些普普通通的东西,我心里直嘀咕:你们凑在一起,真的能变出一个钥匙扣吗?
实验第一步,先给牛奶来个“温水浴”。我小心翼翼地将牛奶倒入一个耐热的杯子里,然后把杯子放进装有60℃左右的水的大碗中,用“隔水加热”的方式让牛奶升温。这里有个小窍门:千万不能直接用火煮牛奶,不然很容易糊底,实验可就泡汤啦!加热到牛奶微微冒起热气,再用手摸一摸杯子外壁,感觉温温的、不烫手,就可以停止加热了,把它放一旁冷却一分钟。
第二步,加入白醋,见证“变身”。把温热的牛奶倒入小碗中,接下来就是神奇的时刻——我逐次往牛奶里加入白醋,一边倒一边用搅拌棒快速搅拌。刚加进去没几秒,牛奶里就出现了白色的絮状物,像小小的云朵,原本顺滑的牛奶瞬间变得浑浊。继续搅拌一分钟左右后,白色的固体越来越多,还渐渐和清水分离开来,看起来像浓稠的酸奶,又像是软软的奶酪。
第三步是过滤和塑形。我在另一个碗上放好滤网(或者铺一块干净的纱布),把牛奶和白醋的混合液慢慢倒上去。水分渐渐滤掉后,留在网上的是一团白色的、软软的固体。用手轻轻捏一捏,触感与橡皮泥有点相似。紧接着,我用纱布将这团“牛奶固体”包起来,轻轻挤压并吸掉多余的水分。
这时候,如果你想做一个彩色的钥匙扣,就可以加一两滴喜欢的食用色素,把它揉匀,白色的团子就穿上彩色的外衣啦!最后,把它塞进喜欢的模具里,轻轻压紧,自然风干1-2天,等它变硬后,取下模具穿上钥匙圈,一个独一无二、充满科学趣味的钥匙扣就做好啦!
为什么牛奶遇到白醋后,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呢?
原来,牛奶里含有一种叫作“酪蛋白”的蛋白质,它就像一个个带着相同电荷的“小气球”,因为互相排斥,所以能均匀分散在水中,让牛奶保持液体状态。而白醋里含有醋酸,它就像一位“调解员”,能够中和掉酪蛋白表面的电荷。电荷消失了,这些小颗粒就不再互相排斥,而是纷纷“拥抱”在一起,汇聚形成白色的絮状物,最后变成我们手中可以塑形的固体。
指导老师:黄炜琪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