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3周年之际,有这样一首歌唱出了澳门重回母亲怀抱23年之后的深情喜悦。这首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导演秦新民作词,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主席、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王黎光作曲,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雷佳原唱的歌曲《澳门是家》,同样也唱出了祖国人民对澳门同胞的深情呼唤。23年来,澳门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世界前列;东西方文化在此相互交融,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绵延流长;“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澳门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空间、创造了新机遇……
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推荐,歌曲《澳门是家》已荣获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作为首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34集电视剧《湾区儿女》主题曲,歌曲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澳门对于祖国的依恋与追随之情。电视剧《湾区儿女》获得了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提名作品、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作品奖提名等荣誉,是一部具有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代表性的影视作品。该剧以澳门、深圳、珠海、中山等大湾区主要城市为背景,通过麦斯钰、黄梓健等一批大湾区青年勇敢追梦、植根湾区、与国共荣、实现自我的励志故事,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国家战略推动下港澳地区与内地融合发展、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折射出粤港澳大湾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和社会变化。
作为该剧的主题曲,歌曲《澳门是家》第一句“澳门是家的一扇门”中,作曲者在“家”字后面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延缓与间歇,仿若巧妙的埋伏,打开了听者的视觉想象,随着第一人称视角的抒情旋律打开了澳门回归祖国的喜悦之门。接踵而至的“门里有我世代的根”与上一句间隔处理对称一致,强调与表达澳门回归祖国的家国情怀与文化归属感。“曾在门外久久的等,眺望家里的那盏灯”,呈现出澳门历经百年的回归心愿与不屈等待。随着主旋律的展开,祖国则以“根”与“灯”的温暖形象出现。
歌曲的中段随着饱满的故事感徐徐展开,歌词“家在我心中最神圣。团圆的美酒喝不完,难忘回家的那个春”牵动回忆——北京时间1999年12月20日凌晨,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在濠江之畔,零点的钟声敲响,《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于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随之冉冉升起,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澳门也终于结束了自16世纪以来被葡萄牙占领的历史……漂泊400多年的游子回归母亲怀抱,这份浓情随着歌曲主旋律再次递进,倾诉了澳港人民与祖国人民相依相偎、命运相连之情。最后“潮起潮落”的意象通过今昔对比的情怀,直接引出“今日大湾区的追梦人”,歌曲奔向太阳,也奔向歌曲的高潮,预示着在国家发展宏观战略的助推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有巨大的腾飞空间。
这首歌曲前奏的弦乐器听感舒缓悠扬,女高音加入之后更添亮色,歌曲后半部上扬迎向高光,起承转合秉承传统风格,头尾及空间处理简单明亮,那些温暖而明快的旋律与歌词在悠悠递进的表达中似平铺直叙又娓娓道来。歌曲整体结构起伏不大,结尾呈现了无限可能与欣然向往的激昂振奋,体现出强烈的情感与力量。与《灯火里的中国》一样,此曲没有使用进行曲式的方式来演唱,而是以钢琴、小提琴等乐器营造柔美安详的感觉,使宏大主题的歌曲呈现委婉的张力,平易近人。雷佳的演唱与作品的编曲有着细腻的情感表达,间奏亦加强了国强民富的幸福感。
音乐制作人、国家一级作曲孟可表示,《澳门是家》的演唱、作词、作曲都很新颖,有艺术歌曲的气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国家一级演员彭小黄评价道:“这是一首委婉动听满怀情感的歌曲。舒缓的弦乐器前奏先把人带入万千思绪之中,而后饱含深情的女高音在管弦乐队的衬托下飘然而至,天籁般甜美而雅致。有着民族独特魅力的主旋律展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卷,优美动听娓娓道来,唱出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澳人心声,结尾用高亢激昂的音调表现了回归祖国后,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是一首既体现了民族传统又具现代风格的优秀作品,是一首寓意深刻制作精良的好歌。”
就题材而言,作为澳门回归23年之后聚焦大湾区的澳门主题音乐,此曲以其独特的题材引人注目。歌曲所呈现的是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将共担民族复兴历史责任、共享祖国富强荣光的壮丽篇章。歌曲架起了一座连接粤港澳的文化大桥,抒写了祖国与澳门之间的情愫,同时也为澳门在华语歌曲创作领域添光加彩。就题材表达方式而言,歌曲将宏大的题材进行了生活化的处理,极大地增强了感情审美的带入感,实现了题材和题材表达的双重创新。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中山市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