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来,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中山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结出了丰硕果实。承载着500多万中山人的共同期盼和愿望,中山自我加压、主动对标更高要求,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部署要求,发出了从“文明高地”迈向“文明高峰”的动员令,向着更美好、更广阔的未来挺进。
本报记者 陈伟祺 江慎诺
■“文明中山”擦亮城市金字招牌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荣誉,也是对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最高评价,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中山六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是因为这座城市一以贯之的积淀,是因为文明已刻入城市品格。
早在1995年,中山就被省确定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行点,垃圾不落地、“门前三包”、率先建解困房、首推外来人口积分入户入学制等一系列在城市管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探索在当时走在全国前列,后来更是赢得多项重量级荣誉:1996年,中山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1997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1998年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1999年,中山市被评选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正是种种创新、实践和成效,2005年10月26日,中山捧回了首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从此,中山坚持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幸福和美家园。
在文明城市创建的道路上,中山始终坚持全域创建,形成“文明创建人人参与,创建成果人人共享”的整体效应。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激发每一个“文明细胞”的活力,不断夯实创建基础,并发挥中山志愿者群体优势,以个人带家庭、家庭带社区、社区带社会,推动社会整体崇德向善,凝聚强大正能量,滋养中山街头巷尾的每一个神经末梢,也成为中山精气神涵养的源泉。
创建为民、为民创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三线”整治、规范路边乱停乱放、探索垃圾分类、智慧社区建设……从城区到镇街,文明风貌正在向更细的城市肌理深入;从常态管理到长效机制,治理方式向更精细的方向转变;从固本到强基,通过补齐短板提升品质,文明创建的抓手更加实在、具体;从《中山市民文明公约》到《中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颁布,更多的文明细节以法治手段和制度力量化于心、践于行。
如今,市民从知晓文明城市创建,到支持、深度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到享受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中山人内外兼修打造出伟人故里、博爱之城的独特城市气质,也为中山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擎思想旗帜 凝心聚力铸魂
主题宣讲、诗歌朗诵、歌唱表演……去年12月24日,在阜沙镇“阜圩里”香山书房里,“理响兴中”百姓宣讲团成员采用多种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阜圩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冒热气、接地气的“理论+文艺”主题宣讲,让新思想在具有深厚历史沉淀的旧粮仓里绽放出别样光彩。
这是中山推动宣讲聚人气、有生气、接地气的缩影。一直以来,中山坚定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凝心聚力担当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山市委宣传部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同时,大力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员总数、日人均积分等六项指标居全省第一。
锚定“培根铸魂”,中山理论宣讲不断出新、出彩。中山先后搭建“理响兴中”宣讲平台,挂牌成立宣讲微视频、宣讲微动漫、文艺宣讲等5个特色鲜明的宣讲工作室,上线中山+APP宣讲频道,全力打造集宣讲队伍、宣讲阵地、宣讲传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宣讲工作传播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理论+文艺课堂,让理论宣讲“活起来”“有滋味”,进一步巩固壮大了主流思想的舆论阵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悠久文脉璀璨耀眼,红色文化熠熠生辉,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一幅新时代社会文明的壮丽答卷,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下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