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逐步完善自动化生产线到2018年开启数字化转型,从计划、生产到销售,这家工厂自动化和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逐渐完善。工厂负责人李建俊表示,达能中山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仍在路上,2023年,达能中山工厂将计划着手申请“灯塔工厂”认证,力争成为国内饮料食品智能制造行业标杆。
本报记者 黄凡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助企业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临近春节,达能中山工厂生产车间仍在马不停蹄地生产,每条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3.4万瓶“脉动”饮料。饮料行业是典型的“快消品”行业。近年来,消费者的口味不断变化,这对行业保持竞争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必须搭建一套快速的反应体系,才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在生产车间,负责达能中山工厂数字化转型的谭志聪告诉记者,市场对饮料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而通过数字化可以实现两条生产线的“并线生产”,在包装环节往箱内装入两种不同口味的“脉动”饮料,从而满足消费者对口味的需求。
数字化让生产变得灵动,还体现在新产品的快速落地上。在展厅,工厂负责人李建俊指了指一款“灵气”气泡饮料说,由于近两年气泡饮料在市场的风靡,达能中山工厂也顺势开发了“灵气”这一款产品。一款新饮料研发后,要迅速生产,还要确保其生产品质的稳定,这时工厂积累的生产大数据,为快速高质高效上线新产品提供了基础。“如今我们使用同一套生态体系,就能自如切换‘脉动’和‘灵气’两种不同饮料的生产。”李建俊说。
■“数据慧眼”让管理更透明高效
“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为了看上去‘高大上’,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落地,赋能企业的管理。”回顾近几年达能中山工厂的数字化转型,李建俊说道。
据介绍,达能中山工厂的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企业与服务商一起对内部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再造,形成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企业转型明确基调和方向。在此基础上,企业并没有进行“大而全”的数字化改造,而是根据饮料食品行业现在和未来快速反应的特点,对关键生产环节、关键设备、能源管理等实现数据管理的可视化。在前期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的前提下,企业通过数据化,相继设计开发出实时监控、仓储管理、订单管理及运输管理等数字化系统,实现从计划、生产、到销售的端到端数字化运营管理。
达能中山工厂还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上下游环节的运行效率。李建俊举例说,比如生产出来的成品要送往哪个供应商,过去没有数字化,物流环节监管十分困难;如今达能中山工厂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了物流的无纸化定向配送和签收,每一批货物的去向更加清晰、可追溯,物流网络的管理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
经过近几年循序渐进的数字化转型,产品的流转速度更快,业务效率大幅提升,达能中山工厂尝到了甜头。在李建俊看来,如今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快,产品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如果没有从产品设计到产品交付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不运用数字化方法和工具,那么企业很快会被市场无情淘汰。数字化好比是企业的一双慧眼,助企业看清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找到未来长远的发展方向。
■将打造“灯塔工厂”,成为行业标杆
达能中山工厂是达能在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据李建俊介绍,2023年,工厂将着手准备,拟打造饮料食品行业的 “灯塔工厂”,从而成为行业标杆。“公司对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已经有规划,我们将每年持续投入资金,不断完善。”
同时,达能中山工厂还计划在2023年申请“碳中和工厂”。目前,工厂约18%的用电通过光伏发电实现,通过能源综合管理系统,近十年来工厂的能源单耗下降了50%。2022年,达能中山工厂还获得工信部授予的“绿色工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