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跨越千年文明 重返历史现场 新闻列表
~~~——寻踪马南宝,再现井澳海战、崖山海战

 
2023年02 10
癸卯年正月二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4版 2023年02月10日 跨越千年文明 重返历史现场 扩展 收缩 默认

千年沧海上 精卫是吾魂
寻踪马南宝,再现井澳海战、崖山海战
深井村是井澳海战发生地,如今其外围海域附近就是港珠澳大桥。
南区沙涌纪念马南宝的塑像。
南宋行朝逃亡和元军进攻路线。 翻拍于珠海博物馆
珠海博物馆模拟的崖山海战模型。
  1278年正月,身体羸弱的端宗赵昰在谢女峡休养。谢女峡位处香山南二百五十里海中的横琴山下。赵昰和他的行朝刚刚经历了一场海战,又经历了一场飓风,他落入海中,大病一场,留下了病根。

  香山仁厚乡沙涌人马南宝把小皇帝接到自己的家中,想要好好调理一下小皇帝的身体。

  按计划,小皇帝的枢密副使张世杰派兵去征讨雷州的元军,他的计划是排除那边的干扰后,一直向南逃往占城国(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避难。但是,不断有坏消息传到小皇帝的耳边,二月的时候,潮州陷落,知府马发殉国、重庆府制置副使张玨殉国……殉国的官员越来越多,小皇帝听到这样的消息已经不像最初那样惊惧和恐慌了,但他还是十分伤心。

  三月的时候,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从北边传来,元军水陆两道南下,张弘范从沿海攻福建,李恒由陆路进攻江西。这是南宋行朝最为强健的敌人。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小皇帝正趴在马南宝家的窗前看长在院子里的一棵荔枝树,当时这棵树结满了果实,青色果皮的荔枝果实由于过重,枝头垂了下来。

  “马工部,这些果子长得真是好看啊,您说我还能吃到它吗?”小皇帝指着荔枝,像在自言自语,又像在询问。

  “陛下身体养好了,果子就红了,您想吃多少吃多少。”马南宝在他身后轻轻地回道。

  没想到,没过两天荔枝就红了。吃到了荔枝的小皇帝很高兴,给它命名为“三月红”。

  四月,敌人紧逼过来。小皇帝启程去往更远的雷州半岛附近的䃃洲岛,不久后病死在那里,年仅13岁。

  策划/吴森林

  文/图 本报记者 杨彦华

  ●沙涌马氏 马南宝其人和他的家族

  中山市南区有一条叫“南宝大街”的街,长约500米,是沙涌人用来纪念他们的先祖马南宝的。2022年的时候,南区“马南宝勤王故事”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批成功,作为口口相传的马南宝民间文学得以保护和传承。

  记者在沙涌采访了“马南宝勤王故事”第三代传人马杰良,他是南区沙涌村书记。他找出了马氏族谱,与他的交谈中,马南宝传奇的一生徐徐展开。

  马杰良说一般的人会认为沙涌马氏一族是回族,事实上,他们不是。族谱上记载,他们原姓复姓“马服”,是最古老的汉族人之一。

  据马氏族谱记载,原来,马服一族源自春秋战国时名将赵奢,赵王为鼓励赵奢的战功,将其分封到邯郸东南部一个叫“马服”的地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原先各国豪族分散各地,赵奢后人被强制迁移到陕西省的扶风郡居住。后人为了纪念来自于马服,就将其封地马服作为姓氏,后来简化为“马”。

  岭南始祖马直北是赵奢的第七十三传孙,居于新会。沙涌马族自1230年始,马直北的第三子马驿和第四子马驳陪同母亲林氏太君,由新会迁移到沙涌。

  马驿、马驳沙涌开村,马驳生马珪、马璋,马璋生会龙、友龙。会龙生南宝、南一,友龙生南震、南英。他们在此开疆拓土,几代人积累了不少财富,又与陈氏联姻,成为本土望族。

  马南宝是香山先贤、建县倡导者陈天觉的孙女婿,与陈氏育有一子,叫祖明。在这里,记者不得不强调一下与马南宝同时代的香山另一位乡贤,他叫高添,亦是陈天觉的孙女婿。马南宝和高添都是当时香山抗元入侵的杰出代表人物。

  记者从族谱中发现,最后沙涌的马氏一族的人都是马南震的后人。

  那么,马南宝是怎么成为传奇的,他的后人和他的身后事又是如何呢?记者带着困惑继续寻找他的踪迹。

  ●井澳海战 加速了南宋行朝的灭亡速度

  与马南宝进入香山重要历史紧密相连的人物是宋端宗。与其命运直接相关的是井澳海战,以及之后的崖山海战。因为井澳海战发生在香山境内,本篇叙事就以井澳海战为中心展开,将井澳海战前后三年的事一一道来。

  井澳海战又称十字门海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海战之一,发生在1277年的十二月,在井澳这个地方,1277年的十二月一共发生了四次海战,直接影响了南宋行朝之后的走向,加速了南宋流亡朝廷灭亡的命运。

  记者查阅了关于“井澳”的记载,一是嘉靖版的《香山县志》,黄佐是这样记载的:“小横琴山下有双女坑。大横琴山幽峻为寇所伏。深井山即仙女澳也,亦名井澳,在横琴下,宋端宗御舟尝至此。”另一是清朝人黄淳编纂的《厓山志》,他是这样记载的:“井澳、谢女峡,在香山南二百五十里海中,横琴山下,为井澳。一名仙女澳”。

  在两宋时,濠镜澳(今澳门所在地)和横琴山一带都是广阔的浅海。著名的井澳海战即发生在这一带的浅海之处。海战所在的深井村,宋端宗曾有行宫在此。如今深井村依托长隆海洋王国成了海洋文化旅游之地,已经看不到从前海战的模样。

  我们在把时间往上溯源至1276年,从临安陷落说起。1276年2月,临安陷落。宋恭帝赵㬎投降。为保存宋室一脉,在太后谢道清的授意下,南宋行朝经海路南下。5月,在福州,陈宜中、张世杰等人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弟赵昺为卫王。授陈宜中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李庭芝为右丞相,陈文龙、刘黻参知政事,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签书枢密院事,苏刘义(苏轼之子苏迈的后人,苏轼的第八传孙)主管殿前司。文天祥当时被排挤出小朝廷,被派往行朝外围联络各地方作战。两年后被元人所捕。

  不久,元廷接受当时广西宣慰使史格的建议,不给南宋行朝喘息的机会,将其置于死地,随后福州陷落。1276年11月中旬,行朝船队南下泉州,期望能在南外宗正司(对南宋建炎年间迁居泉州的南外皇族群体进行管理的机构)所在地扎根下来。12月到泉州,掌握市舶司三十年的蒲寿庚降元,尽屠泉州城宋宗室3000余人。

  小朝廷只好继续往南,1277年4月,到达官富场(今香港九龙南)。11月,行朝转移秀山(今虎门)。之后,行朝又迁于井澳,元军随之追至井澳。

  从1277年的11月至1278年的3月,这一段时间是马南宝进入行朝的时间。这位血气方刚的名将之后,积极捐粮、征集义士备战。其间,马南宝为行朝捐粮1000石,高添捐粮2000石。

  1277年农历十一月至十二月间,井澳发生了四次海战:

  第一仗是井澳(大横琴岛)初战,元水师在当年十一月中突袭井澳,获胜后撤出。

  第二仗是十一月下旬,元将哈喇歹、宣抚使梁雄飞、招讨使王天禄合兵围攻香山岛南端的濠镜澳。宋军大败,被夺去大批战船和军资器械。陈宜中、张世杰带领数千官兵和800艘战船突围而出。

  第三仗是井澳反击战。十二月中旬,元将刘深袭井澳。宋师顺风放火反攻,击退元军,取得一次难得的胜利。

  第四仗是谢女峡(小横琴岛)追逐战。十二月下旬,刘深重整队伍攻谢女峡,宋军溃败向大洋逃跑。元军追至七星洋(今澳门东北部九洲洋),再夺宋船200艘。

  四次海战宋军在十字门遭受重创,损兵折将近半,元气大伤。明代香山举人黄瑜在《悲井澳》写道:

  白雁过,江南破,更无一寸土可坐。自闽入广随波流,胡尘暗天天亦愁,黄芦霾岸风飕飕。上有深井山,下有仙女澳,渔舟不往御舟到。风吹御舟力排奡,嗟嗟悲哉谁与告。

  ●穷途末路 关于硇洲岛的文化想象

  在井澳海战中,端宗落海染疾。陈宜中和他所带的人马也落海,他只身仅存。随后陈宜中建议逃往占城,并“自告奋勇”带领一队人马先行探路,事实上是想及时抽身逃命。

  马南宝听闻陈宜中前往占城,立即大哭,他说:“丞相这一走肯定不会回来了,国家以后很危险啊!”苏刘义听闻立即派人去追,陈宜中却早已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哪里还追得上。后来陈宜中果真如马南宝所言一去不复返了。

  那时,广州还没陷落,香山仍是安全的。马南宝把小皇帝接到沙涌休养,这才有了“三月红”荔枝的传说。

  四月的时候,元廷全面进攻南路,分陆海追击行朝。按原计划,行朝往占城方向必经之地雷州半岛出发。

  这一段历史由于记载不知所终,“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详云”。在《厓山志》里的记载是一个结果,“景炎,帝欲往占城,不可,遂驻硇洲”。硇洲,在史学上是一个悬念,有史学家认为硇洲是在香港的大屿山附近的海岛,另一部分史学家认为是在雷州半岛海域里的硇洲岛。

  记者通过阅读史料,以及梳理其后发生的有记载的史料,有了一个合理的推理,最终认同去往的是雷州半岛海域里的硇洲岛。

  也有后世之人慨叹说小朝廷应该去台湾或海南岛保存实力。他们不是不想,而是不可能抵达。

  1278年三月,行朝离开香山,继续沿海往南行驶,计划在琼州短暂停留后去占城。四月,他们抵达了雷州半岛海域里的硇洲岛,停留了大概两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琼州最后一任行政长官赵与珞奋起保卫家园,试图保存最后一点实力。但是六月,琼州失陷。赵与珞被元廷右大臣阿里海牙逼到绝境,被追打到了海里,十一月在海上被黎人和元军抓住,由于他坚决不降,被五马分尸。南宋行朝也陷入了穷途末路。

  而在硇洲岛滞留的小皇帝赵昰也在抵达硇洲岛的四月就病死了。赵昰的弟弟赵昺继位,史称“宋少帝”,年号祥兴。

  那时,追随小皇帝的高添也病死在了硇洲。

  ●崖山海战 蒙元灭宋最后一战

  1278年6月,穷途末路的行朝折回,最后落脚于新会的崖山。张世杰见崖山地势险要,感觉可以在此长期驻守,便在这里安顿下来。

  作为工部侍郎的马南宝在这之后所做的工作,一是与民众一道在崖山修建行宫,二是与守陵大臣曾渊子把小皇帝的遗体运回到香山沙涌办丧事。并在香山的寿星塘为小皇帝修了五座疑冢来迷惑敌人。

  高添的遗体则由其后人运回葬在了磨刀海附近的山上,埋葬高添的那座山在现在的神湾镇,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座山称为“添公山”。

  崖山西北方停泊战船的海港有南北两个出入口,北面水域较浅,只有在涨潮时战船才能通行。在退潮时只有南面一个出入口可以使用。有人向张世杰谏言派兵防守南面海口,以防被元军围堵,进可攻,退可守。张世杰不耐烦地拒绝了这个提议,他说,连年航海,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尽头,我们跟元军生死对决好了。

  这个平庸的主帅为了能够固守,命人将千余艘战船排成一字阵,用绳索把所有战船连接起来,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水上城堡——在这之前的一次惨败水战中他也这样干过。为了防止出现三国时“火烧赤壁”时的惨状,他命人事先在船上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又在敌军来攻的方向绑上一根根长木,以防元军火攻。

  1279年正月元军张弘范率军抵达崖山附近,张世杰开始整军备战。当时南宋虽然号称有二十万人马,但是真正能上战场作战的也就十万左右,其余十万人则是由文官、仆役、家眷等组成的非战斗人员。

  张弘范派军据守海口,切断了宋军运粮打水的道路。宋军趁每日涨潮时,派兵乘轻舟从北边出口出去取淡水。但是仅靠轻舟取水数量有限,难以满足一二十万人的饮食所需。很多士兵取海水来喝,结果很多人一病不起,大大削弱了战斗力。

  月底,元军副帅李恒的援军到达了崖山,与张弘范部会合,元军瞬时实力大增。李恒派军堵住了崖山北方的出口,彻底切断了宋军的淡水供应。

  1279年农历二月六日,宋元双方展开决战。当日乌云密布,阴风呜咽。宋军大势已去,8岁的小皇帝被大臣抱到船头,叩首拜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说完,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

  战罢,据载,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

  ●千年沧海 精卫是吾魂

  马南宝经过崖山海战之后侥幸突围,每每回首往事都他痛心疾首,他一直在民间做着抗元的战斗。路过崖山时,看着满目疮痍的行宫,他含泪写下了《哭祥兴帝二首》:

  翔龙宫殿已蓬飘,此日伤心万国朝。

  目击崖门天地改,寸心难与海潮消。

  黄屋匡扶事已非,遗黎空自泪沾衣。

  众星耿耿沧溟底,恨不同归一少微。

  五年后,马南宝在井澳起兵反元,兵败被杀,终年36岁。据“马南宝勤王故事”第三代传人马杰良介绍,马南宝被杀后,身后有两冢,一个在广州白云的衣冠冢,另一个在斗门小赤坎,与高添的墓遥遥相对,扼守磨刀门。

  马南宝死后,他的家人和族人遭到了元人的追杀。族人为了逃避追杀,有的改名换姓,有的离乡背井。直到蒙元政权灭亡,他们才又回到沙涌。

  沙涌马氏族谱里记载,马南宝生祖明,祖明无后,从马南宝的堂兄南震房的第三子马元老那里过继了一子,名为志广。马南宝那一房传到志广之后再无记载。因此,马南宝是没有了直系后人。

  崖山决战时,南宋行朝丞相文天祥被押在崖山岸上观战,元廷要让他看着自己尽忠的王朝在他眼前灰飞烟灭,企图以此来摧毁他强大的意志。

  然而,这更坚定了他对于入侵者的仇恨,点燃了爱国爱家的熊熊烈火。他继《过零丁洋》之后又写下了《自述》:

  赤舄登黄道,朱旗上紫垣。

  有心扶日月,无力报乾坤。

  往事飞鸿渺,新愁落照昏。

  千年沧海上,精卫是吾魂。

  尽管马南宝和高添不为众人所知,也没有像文天祥那样青史留名,但他们灵魂就像文天祥诗中所描述的一样,他们守卫着信念,化为精卫之魂日日夜夜护卫着他们热爱的这片土地。

  最后再提几句当事人的身后事,崖山之战后张世杰突围而出,不久之后在海难中丧生。一年后张弘范病死,死前他极力劝说元世祖不要杀害文天祥。李恒在崖山之战后,随皇子脱欢征战安南,身中毒箭而死。而逃往占城的陈宜中在元人征安南时又逃到了暹罗,他在那里老死。小皇帝赵昺随陆秀夫跳海身死后,尸体漂到了赤湾海滩,当地人把他葬到了赤湾,墓地在现在的深圳南山赤湾公园附近。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