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22年,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开局起步之年。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省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指导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市委对人大提出的工作要求,围绕“政治坚定、民主集中、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加强班子建设,聚焦“工改”和水污染治理“两大攻坚战”作决定提议案,聚焦工业用地保护启动立法程序,聚焦全市重点工程开展全过程监督,聚焦深中一体化系列课题开展专题调研,聚焦人民群众呼声开通“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聚焦广大企业家诉求设立中山企业家日,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入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后,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常态化开展研学,全面加强理论武装。坚持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坚持以上率下,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紧扣中山高质量发展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联系实际学。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代表培训“第一课程”制度全面落实,党组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会学习25次。坚持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全面把握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坚持在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在谋划中山人大工作中准确调整工作思路,作出正确工作决策,革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提升决策部署和抓工作落实的水平能力。
二是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有效。为了全面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3月召开了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市委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十八条措施》,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领导的机制不断健全。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坚持把人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总体布局,全年8次专题听取和研究人大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全年32次专题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基层人大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各镇街党(工)委相继召开党委人大工作会议,出台配套措施,细化落实方案,支持和保障人大依法履职。各镇依法召开年初年中两次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审议镇政府工作报告,常态化开展代表联络服务群众活动。首次把人大工作纳入全市党政年度绩效考核。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统筹组织对市直部门和各镇街进行集中评议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党政年度绩效考核总分。
三是监督落实“工改”决定和水污染治理议案初见成效。年初,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水污染治理的议案》。市人大常委会把决定和议案的监督落实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活动。4月和11月,先后组织四级人大代表1700多人开展集中视察,两次组织视察小组37个,覆盖23个镇街148个视察点,召开座谈会29场,代表提出有关“工改”问题121个、意见建议136条,有关水污染治理问题83个、意见建议50条,形成2份总报告和27份子报告。积极探索开展常态化专项工作监督。市人大常委会7月成立了“工改”及水污染治理工作专项监督检查组,坚持每月围绕1个主题,深入镇街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形成专项报告4份。召开专项工作报告会。11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市政府关于落实“工改”决定和水污染治理议案的专项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专项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勇于直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较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跟踪问效的作用。
四是人大主导立法的作用和水平明显提升。发挥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是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对人大立法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主导立法进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立法规划编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确定五年立法规划项目四类15件,其中经济领域类4件,新兴领域类2件,城市管理与生态保护类5件,民生领域类3件;确定年度立法计划,全年推动立法项目9件(含继续审议2件),其中市人大常委会主导起草的项目3件、深入指导起草的4件。形成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和规定3件。在法规案起草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坚持“小切口、真管用、有特色”的立法原则,聚焦高质量发展,主导制定《中山市工业用地保护管理规定草案》《中山市促进市属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基础设施集中的决定草案》,指导起草《中山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草案》《中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草案》《中山市产业园区发展促进条例草案》。聚焦绿色共享发展,推动起草《中山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草案》《中山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草案》。在法规草案审议修改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巩固和提升中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市人大常委会历经2年11稿修改论证并三审通过《中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为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围绕进一步打造中山慈善文化品牌,市人大常委会历经2年16稿修改论证并三审通过《中山市慈善万人行促进条例》。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中发挥主导作用。坚持按照有利于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工作制度机制创新、有利于保障法制统一和促进部门协同的原则,抓好做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全年对105件规范性文件开展审查,其中对“一府两院”报备的31件开展主动审查,对涉及营商环境和“工改”的72件开展专项审查,对有相关问题的8件提出审查意见并推动落实整改。
五是法治化营商环境七项举措落地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是去年中山改革“头号工程”。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出台《支持服务优化一流营商环境七条措施》。启动《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提前介入、深入指导法规案的起草工作,勇于破解全市营商环境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5月增设14个立法联系点,其中企业和行业协会就占13个。目前,全市共有基层立法联系点达25个,布局结构得到优化。完成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专项审查。专项审查15件,对2件存在“自我加码”等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修改完善。发挥人大代表在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作用。聘任36名企业界人大代表担任市营商环境监督员,收集意见建议34条。10月13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作出决定,确定每年11月1日为“中山企业家日”。开展市属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专项调研。深入市国资委以及中汇、交通、城建、兴中等4个国有企业开展调研,完成《关于促进市属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基础设施集中的决定(草案)》的起草工作。牵头建立自然资源、环保、规划等部门协调机制。先后召集市镇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推动解决小榄镇有关企业河岸线内建筑物清退和三角镇化工园区有关企业改造达标等政策法规执行不一问题。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审议了市“法检两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报告,对市相关部门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开展了跟踪问效。
六是开展专项调研视察的监督问效机制基本建立。专项调研、专题视察、执法检查是履行人大监督的主要方式。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健全监督问效机制。建立专项监督统筹机制。加强组织统筹、事项统筹和力量统筹,年度规划的26项监督工作均有方案、有责任领导、有时间安排、有汇报交流。建立重大监督联动机制。聚焦落实“工改”决定、水污染治理议案和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等重大监督议题,采取市镇联动、同频共振的方式,组织全国、省、市、镇四级人大代表集中开展主题视察活动;聚焦环五桂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采取跨工委联合调研监督的方式,组织相关专业人大代表集中开展专题视察调研;聚焦财政预算审查,市人大常委会与纪检监察、审计、宣传等联动配合,优势互补,形成监督叠加效应;聚焦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在对《村务公开条例》等开展执法检查的基础上,采取省市联动开展执法检查的方式,深入开展省《环境保护条例》《城市绿化条例》《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等执法检查,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呈报省人大常委会。健全专项工作报告机制。在经济领域,听取审议计划和预算上半年执行、预算调整和年度决算、审计工作等情况报告;在生态规划领域,听取审议中山市国土空间规划(2035)、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等情况报告;在社会事业领域,听取审议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游戏游艺产业提质升级、中心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活化利用、基层社会治理等情况报告。全年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43项,召开专项工作报告会听取市政府专项报告2项,召开各类调研座谈会听取“一府一委两院”及各部门、各镇街专项工作汇报100多项。严格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全年开展专项督办33项,作出评估意见报告10项,促进监督工作实现闭环。
七是“香山号”人大代表联络服务站和直通车的桥梁作用初步实现。为了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着力破解闭会期间代表作用发挥不充分问题,密切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打造“香山号”人大代表联络服务站和直通车平台。全面推动“站车一体化”建设。按照方便代表联系群众、方便群众找到代表、方便代表参加活动的原则,在市人大机关组建代表联络服务中心,在镇街健全代表联络服务站,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筹建设代表联络服务点,目前建成1个中心、23个站和129个点。去年3月底,成功开通“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代表所收集的意见建议,搭上直通车,实现由点到中心、由中心到点的双向贯通,代表与选区、选民的左右联通,直通车与联络服务站点的线上线下互通。发挥联络服务站点和直通车的“四个平台”作用。发挥学习宣传平台作用,设立“香山号”人大讲堂,集中开展初任培训、专题培训、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等,全年共有代表1317人次参加学习。发挥联系服务平台作用,组织代表“进选区、进企业、进站点”,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密切联系群众。全年进站点活动代表1800多人次,接待选民群众5000多人次,收集群众意见900余件,解决880件。发挥履职工作平台作用,通过直通车收到代表建议214件,形成专报4件、专函125件、专复23件、专告51件,实现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快收、快交、快办、快复。发挥监督管理平台作用,组织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共220人次参加市政府有关部门、监委、法院、检察院等组织的有关活动,全过程跟踪检查人大及其常委会所作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执行。规范代表履职管理,制定“香山号”运行6项制度,将代表提出建议的质效作为履职评价的重要依据。
八是市镇人大“四个机关”建设不断进步。紧紧围绕市委“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工作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努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政治机关建设有新作为。切实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认真履行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责任,全年召开党组会议31次、研究议题107项,确保人大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国家权力机关建设有新成效。全年召开市人民代表大会2次,依法选举省人大代表24名。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会议19次,作出决议决定19项,通过人事任免152人次,实现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选举任免权相统一。工作机关建设有新进步。深入开展“三心三问”主题实践活动,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机关队伍建设。成立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会,2项成果获省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优秀奖。完善人大信访工作机制,全年共接访401宗568人次。代表机关建设有新气象。全力抓好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224件建议,统一交由79家承办单位研处并全部答复,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100%。先后召开两次镇街人大工作会议,加强业务工作指导,完善镇人大会议组织、重大事项决定和闭会期间工作,不断提高镇街人大工作的规范性、实效性。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新时代人大工作要坚持做到“六个必须”。一是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要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依法履职的全过程,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必须坚持理论武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是必须服从服务市委中心工作。要始终坚持与市委同心、与政府同向、与代表同行、与时代同步,善于在全市工作大局中抓准人大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决策意图,寓支持服务于监督之中,推动“一府一委两院”改进工作。四是必须全面履行“四个机关”的职责。要把牢政治机关根本属性,把握国家权力机关职责定位,践行工作机关使命任务,立足代表机关鲜明要求,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忠实履行职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五是必须把握守正创新。要在认真总结传承人大工作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创新和引进再造。六是必须担责任转作风。要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迫感,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摒弃“二线”意识,和党委政府站在“一线”战斗,在“工改”、水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中展现人大和人大代表担当作为的新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新的工作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根本在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人大的指导帮助,离不开“一府一委两院”的有力支持和镇人大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离不开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同心协力、无私奉献,离不开全市人民及社会各界的充分信任、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人大常委会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新时代新要求,对标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和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对照省人大常委会和市委的总体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是更好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山创新实践还有差距。开好人民代表大会,推进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尚有短板;人大常委会密切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双联系”机制需进一步健全;人大协商的实践探索不够,对协商的主体、内容、作用、方式、途径认识不够清晰。二是更好地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还有差距。人大主导立法权的行使不够充分,立法的数量和质量还达不到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新要求;落实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不够到位,个别重大事项没有按时提请常委会作出决议决定或提出审议意见;个别职能部门在及时向人大报告工作、落实人大审议意见、参加人大相关会议活动等方面不够重视。三是更好地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监督制度还有差距。常态化监督制度不够完善,还停留在传统的调研、视察等方面,探索开展询问、质询、评议、问责等刚性监督不够;开展执法检查力度不足,涵盖的法律法规范围不够广,存在重工作成效检查轻落实法律条文检查的问题。四是更好地推动市镇两级人大机关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还有差距。全市人大系统领导干部年龄老化和专业性、稳定性问题突出,懂法律、懂经济、懂社会治理的专业人才较少,镇街人大干部更换频率高,总体素质能力与新时代履行岗位职责的要求不够适应。市人大常委会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加以改进。
■2023年的工作安排
新时代新征程,市人大常委会把今年的工作主题确定为创新服务年。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大局,聚焦中山高质量发展主线,立足人大职能,发挥人大优势,展现人大作为,坚定不移地做到市委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一是围绕市委“五个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取得新进展。党的二十大作出了12个方面的战略部署,市委提出了“五个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意见。这些战略部署和贯彻意见每一方面都与人大工作密切相关,有的由人大直接承担,有的需要通过人大行使职权等来推动和保障,特别是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等战略部署,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要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列入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代表履职培训、机关干部业务培训重要内容,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更加坚定自觉以党的创新理论统领和指引人大各项工作,把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和市委的贯彻意见对接分解贯彻到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代表工作、自身建设中去,在工作落实上聚焦用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二是聚焦市委高质量发展工作大局,着力推进人大高质量立法。坚持“小快灵、真管用、有特色”立法。今年拟安排立法项目8项。围绕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民生保障、新兴领域,完成工业用地保护管理规定、排水管理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立法任务,加快居民住宅区防火条例、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等的立法进程。争取省人大支持协同立法。围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聚焦深中一体化,结合中山建设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要求,推动中山与深圳等市协同立法。与省人大法工委协同开展特色预制菜项目地方立法,推动立法工作实现新突破。全面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健全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参与立法工作的制度机制,建立完善法规草案审议、地方性法规清理等制度,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立法调研、起草、论证、审议等各环节的制度机制,提升代表参与质量;拓宽公众参与立法途径,法规草案都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征求公众意见;完善法规草案征求公众意见制度,注重通过人大立法平台、新闻媒体、座谈会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立法顾问、咨询专家作用,着力提高立法工作质效。严格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按照“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要求,进一步拓展备案审查的范围,加强主动审查和专项审查,提升发现问题和纠正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紧扣市委“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决策部署,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今年拟安排监督项目19个。积极支持将转作风、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进行到底。聚焦计划预算执行、决算、审计及其整改情况开展专项审查监督。聚集高质量发展、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等重点工作,听取审议有关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报告。聚焦“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国有资产管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开展或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国家和省《物业管理条例》《消防法》和省《实施〈消防法〉办法》,以及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执法检查。围绕落实坚持制造业当家部署,开展招商引资和企业增资扩产情况调研。围绕深中通道的交通、收费、管理等问题开展调研。围绕建设富强绿美中山,开展人居环境、环五桂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调研。围绕更好发挥中山侨乡作用、加强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等重点问题开展调研。
四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行使人大决定权和任免权。坚持党委决策与人大依法作出决定相统一,围绕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抓重点、议大事,完善调研论证、沟通协调等机制,及时作出决议决定,推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化常态化,今年市人大拟围绕支持服务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议案,并听取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工作报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选举任免权相统一,认真依法履行职责,确保通过法定程序实现党委决策意图和人民意志。落实好宪法宣誓制度,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法律意识和人民公仆观念。
五是深化“香山号”人大代表联络服务和直通车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强化香山号人大代表联络服务中心站点室建设,实现289个村(社区)“点”的全覆盖,推动行业、园区、重点项目代表工作室建设,不断深化和拓展联络站点室的功能作用。丰富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运行内容和形式,将“香山号”适时开进市直机关和镇街,面对面听取基层代表意见建议。围绕推动绿美中山建设,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召开市十六届人大会议期间建议交办工作和香山号人大代表直通车建议处理工作会议,加强代表提出建议与部门办理建议的工作对接,高质量做好常委会领导带队检查督办、常委会重点督办、委员会归口重点督办工作,探索开展优秀代表建议褒扬,多措并举推动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扎实做好“双联系”,深化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直接联系代表工作,认真组织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扩大代表对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参与。加强人大代表学习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六是建强“四个机关”,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加强理论武装,不断增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业务骨干,增强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推进人大工作的能力,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在具体抓好落实上,把功夫下在推动解决问题上,以真抓创真绩,以实干求实效。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工作指导,密切与镇街人大的联系,推动镇街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做好人大理论研究、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工作,抓好“中山人大历史展厅”建设。加快“数字人大”建设,进一步完善“香山E号”建设,以数字化赋能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各位代表!满园春色的香山大地,百花争艳竞芳菲,万马奔腾展雄风。中山新一轮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山现代化建设的春天画卷已经展开。全市人大机关和全市人大代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坚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大代表一起同心同向、真抓实干,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中山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就一定能开好新局,中山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