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为全球大品牌运动鞋研发生产针织鞋面的企业,通过5年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逐渐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蜕变为先进的制造企业,企业得以向绿色低碳更长远目标继续前行。
本报记者 黄凡
■1000多人实现
年产1800万双运动鞋
AGV智能小车在仓库和车间穿梭,在整个物流运输环节,它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地面上一个个二维码,小车直接从云端系统接收指令,承担起原料入库、车间原料配送、生产成品出仓等运输工作。
生产车间里均由数字化织机展开生产。只见车间看板上亮着点点绿灯,仅有个别红点。绿色的是正常运转的织机,红色的出现故障需要维修,若出现橙色的则织机正在补充纱线。通过颜色管理,操控设备的工人可以掌握数百台织机的情况。
看不见的数字正在云端传输,这离不开光纤网络支撑。2017年增资扩产建新厂时,企业就明确了“工业4.0”的发展方向,布局了5G光纤,这为其“云端工厂”打下了“数字地基”。1000多人的员工、4000台的数字化织机,每年可实现生产1800万双运动鞋的产能,达标率99.9%。
■打造数字“社群”
共享数字红利
“我们的数字化,不仅是自身的数字化,我们更希望整合上下游,让大家都能用上我们的系统,形成数字化的社群平台,从而实现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形成跨平台的数字化。”廖志文表示,数字化建设未来将实现跨平台,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的数字生态。
在物流环节,数字化让原料供应商和工厂协作更高效。在辰元科技入库称重区,上游纱线厂商送来的原料正在称重入库。“货物过机时,机器会自动识别二维码,将重量与二维码内货物信息进行比对。”廖志文说。工厂与上下游通过B2B平台,已经与对方实现了数字化的协同。上游纱线厂商送来的原料还在运输途中,工厂便能通过系统接收到信息;工厂哪些原料需要配送,纱线厂商也可以通过系统提前获悉,无缝对接。
同样,当辰元科技将生产好的针织鞋面交付给鞋底厂商时,数字化令交付率得到提升。下游厂商可通过数字化信息系统,获悉针织鞋面的生产进度、交付的时间、配送的进度,从而更能预估完成鞋子订单交付的时间。
将过去上下游信息“孤岛”连成网后,企业有面对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的能力,交付期“三连跳”。“过去一张订单,客户给我们的交期是90天,后来又缩短到60天,如今已缩短成30天。”廖志文说。
■为产品标注碳值
实现长远绿色发展
“我们未来也将利用数字化建设的基础,在节能减碳数字化上开展新的探索。”廖志文说。
要实现绿色制造,就要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降低能耗,并不断提升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在产品端,他介绍说,辰元科技正与客户一起研发100%可回收的针织产品。客户提供可回收纱线,辰元研发相应的鞋面产品,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回收利用处理。“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正在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我们目的是通过回收利用,减少碳排放,减少对地球的污染。”
环保税征收和消费者对低碳环保意识的提高,也将推动品牌商家和制造商更注重产品的低碳环保。为此,辰元在原有数字化基础上,正在探索生产制造过程到成品的“碳值”如何自动计算。“今年起,我们会搭建一个碳收集系统,导入国际碳排放系数资料库,利用数字化将各生产环节的耗能转化为碳值计算出来。”廖志文表示,未来工厂生产的每件产品还可以追溯碳值。
此外将数字化用于节能减碳后,还可以通过分析,找到能耗高或可以降碳的环节,从而针对性进行减排降碳。他表示,如今工厂已部署了光伏发电。
■颠覆传统制造
传统企业也能蝶变
辰元科技的案例表明,传统制造业也能通过转型升级蝶变。
“我们从成立公司时,高层就有明确目标,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辰元科技执行副总林锦伦说。不再拘泥以前的生产制造方式,通过改变劳动密集型的制造方式,敢于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科技、新方法去提升效率效能,颠覆传统生产制造流程,辰元科技先后成为“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领域示范项目、中山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