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采访调研组撰写了《关于将“侨力兴市”上升为市级战略的调研报告》《关于打造中山华侨文化保育活化示范区的调研报告》,两份报告共计近两万字。报告分别从加强侨务服务中心工作、推动侨资源转化为侨动力、采取“侨+房”“侨+文”“侨+数”“侨+团”等特色方法打造中山华侨文化保育示范区等角度,对我市侨务工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两份报告得到有关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报告内容扎实,视角多元,对中山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具有参考意义。
本报记者 陈慧 谭桂华
●建议将“侨力兴市”上升为市级战略
《关于将“侨力兴市”上升为市级战略的调研报告》指出,积极投身祖国的革命和建设,是中山华侨一直以来的传统。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由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捐赠的公益项目超过2000个,极大地促进了中山民生、经济、文化、商贸等发展。近年来,中山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深化工作机制、载体,推动中山侨务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不过,由于统侨工作涉及部门较多、老侨新侨存在一定程度的接续断层等原因,导致我市统侨领域的各平台、项目及资源等,尚未形成有效的深度联动和统筹推进,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为政、星多月少的情况。
报告从顶层设计、打造平台、完善政策、壮大队伍、营造氛围等多个层面,提出了6条可行性建议。一是统筹成立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侨务工作,分析情况,解决问题;二是打造承接资源的平台载体,例如示范区、侨创园、侨创基地等;三是建立吸引侨力资源的配套政策体系,多制定完善一些反映侨胞诉求、解决侨胞实际困难的政策;四是壮大涉侨队伍力量,凝聚团结爱国爱乡、勇于创新的侨界青年领头人,储备一批侨界青年人才;五是营造浓厚爱侨护侨的城市氛围,创造适合侨界新生代的创业土壤、生活氛围和发展环境;六是继续挖掘弘扬中山华侨华人精神,进一步擦亮伟人故里、著名侨乡的中山城市人文品牌。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张应龙表示,该报告站位高、要素全,是一份有参考价值的田野调研成果。他同时指出,作为一份市级综合性报告,除了文化领域,还可在经济、对外往来等其他领域花更多笔墨。比如,将新移民及年轻华侨的国际贸易网络与中山良好的制造业基础结合起来,推动他们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代理商”;再比如,结合目前移民数量相对减少的实际情况,探讨通过开展华文教育、寻根活动等加大对侨资源的涵养力度,让侨务工作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生动局面。
●打造中山华侨文化保育活化示范区
《关于打造中山华侨文化保育活化示范区》的调研报告,针对华侨文化以及侨房的保育活化中遇到的“谁来管”“怎么选”“如何活”三个难题给出了综合建议。
大部分侨房空置、破旧、产权问题不明,保育工作难在“谁来管”?报告提出中山可参考厦门、天津经验,立法并制定相应法规,由市政府牵头,汇集侨务统战部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国资委以及各镇街成立特色侨房旅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探讨制定“代管”制度的同时,将建筑的产权与管理分离,引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
中山那么多侨村,怎么样才能选出最优的示范区?报告提出示范区选址要选有鲜明地域特色、村集体和侨联组织凝聚力强的侨村。采用打擂台的形式,让各侨村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报名,争当示范区。各村之间做到错位发展,打响“一村一标签”。
有了法规和示范区,内容“如何活”?报告认为,应将华侨的文化、历史、侨房的所有资源综合利用,采取“侨+房”建立“特色侨房”信息管理系统;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带项目参与,村民与村集体参与,公益性社团参与侨房活化。“侨+文”的方式,吸引年轻人进入乡村,利用侨房生产文创产品、侨村文旅线路,带侨村出圈。“侨+数”的方式则是建立中山市侨数据库,将侨史、侨房、侨村的信息和影像数据化、形成可搜索的中英文信息库。“侨+团”则是,加强与华侨社团的互动,通过加强文化培育、搭建沟通平台、策划联谊活动、打造中英文网站、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等方式与平台手段,促进“新侨人”到中山来考察,开展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
对于此报告,几位专家都给予了充分认可,并提出了完善建议。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张国雄表示,示范区的建设很有必要。在侨村行系列报道中,他所走过的几条侨村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已呈现出不同年代的建筑混杂、侨房目前用途各异、新老侨人交接等各种现实景象。示范区对华侨文化的保育活化,可以分成两步走:活化是最终的、长远的目标,活化形式也可以各式各样,但目前更迫切的是做好保育保护。
“先保护,把基础存量做好,让一批侨村的文化、生态、保护都得到落实,才能有以后的活化发展。”他认为目前中山的侨房建筑,有分散单点的、也有连片的,或许有些还是某些历史年代的孤版。“整体环境好的,可以连片以村为单位,也可以以单体建筑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