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黄琳
■为何会产生“受助者恶意”的心理?
黄圆媛表示,在临床中,她发现,有些被帮助者会在受助中看见自己的无能、弱小和卑微,并认为帮助他的人是在施舍他、轻视他。而渴望平等,追求卓越,是人天然的本能,所以受助者就会一边接受帮助,一边心怀仇恨。
受助者恶意,隐藏在帮助和温暖的外衣下,不易被察觉,却最有毁灭性。黄圆媛说,当你一开始去帮助他人的时候,他会感激你,因为他觉得,你没有义务帮助他。随着帮助次数的增加,当事人心理的期望值不断提升,并且有可能会认为,你帮助他,就是应该的,是你的本分,一旦你停止施恩,他觉得,是你欠他的了,这就是整个心理演变的过程。更有甚者,会恩将仇报,就是所谓的大恩如大仇。听起来就像农夫与蛇的故事,什么样的人会产生这种“受助者恶意”呢?
黄圆媛表示,一是受助者人品、价值观。每个人的性格、价值观都不同,而认知影响行为,行为折射认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认知他的人品,看看他是否需要并且值得我们帮助。二是帮助的程度大小。“升米恩斗米仇”,一点帮助可能会让人感激,但是帮助太多,受助人却无以为报,永远背负这段人情。三是助人者人品。对方以此为要挟自己做各种事,而自己又不能反抗。四是帮助的方式不对。可能助人者自认为帮助了对方,但是因为方式不对,造成受助者更大的伤害。潜意识里也会激发出不易察觉的恨意,因为人的天性会追求一种平等或优越,而在一个人欠下你过大恩情的时候,平等和优越荡然无存,这种情绪过度的压抑就会激发出潜在的嫉妒和仇恨。
■如何把握助人的尺度?
黄圆媛表示,帮助别人也需要恰到好处,如果你帮了别人一个大忙,为了避免给别人带来过大的压力,应该给对方几个能帮你小忙的机会,这样双方的心理位置就会重新平衡,受助者恶意,与道德无关,而是普遍的心理学规律。
如何解决“受助者恶意”?黄圆媛表示,帮者有道。我们要明白提供善意是为了帮助他人渡过短暂的难关,而不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依附别人的“吸血虫”。当遇到某些情况及时止损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黄圆媛表示,释放善意的同时要照顾他人自尊。如果你在别人危难的时候,给他一个适当的帮助,然后推他往前走一步,他会永远感激你。帮助的时候不要大张旗鼓,可能默默地给予支持与帮助,这是更温暖、更人性化的帮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