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改”专班成员、翠亨新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孟庆光介绍,政府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厂房建设期间,村集体持续获得原本的厂房租金,一般为两年时间,如果两年期满,厂房不能投入使用,政府依然要按照新的“返还物业”的模式补偿合作社,这也倒逼“工改”专班抓紧落实新厂房,提前介入做好产业布局。这正是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探索出的“物业置换补偿”的核心。对于“工改”主体,政府以新建的腾挪物业对产权人和村集体土地按一定系数进行“置换”补偿,让地块权利人既能获得现金补偿,又能得到持久的物业,让企业、地块权利人和政府实现多方共赢,也为高端项目落地、承载企业腾挪和产业发展提质扩容打开新局面。
实施“物业置换补偿”,政府的底气何来?主要是村民旧有的物业容积率普遍较低,一般都在1左右,改造后的厂房容积率将达到3到4,相当于同等面积的地块上可以建3到4倍空间的物业,政府可以用三分之一的面积返还物业,将剩余三分之二的面积用于招商引资。
地方政府以物业换土地,也能解决吸引高质量产业项目落地和“工改”资金的压力问题。孟庆光说,接下来,翠亨新区将在马鞍岛和南朗街道七个工业区广泛推行“物业置换补偿”模式。
“我们的原则是,绝不让优质企业从中山流失。”孟庆光说,目前,南朗工业区54家腾挪企业已全部完成搬迁,其中7家规上企业全部留在中山(6家在新区,1家在民众),部分优质腾挪企业还计划在未来新建的“工改”园区中购置厂房,继续扎根发展。
孟庆光说,在今年的“工改”中,翠亨新区将重点引进一批健康医药、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和未来产业项目,谋划布局一批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