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3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地区第一个具有航运功能的经营实体——石岐航管站,在岐江河畔正式成立,这就是中山港航集团的前身。
经过70年的发展和沉淀,中山港航集团成为一家以港口装卸为主业,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的港航物流服务商,业务覆盖生产工厂至枢纽港物流链各个环节。总资产达10多亿元,拥有数十家下属公司,其中驻香港公司10余家,是“国家AAAA级运输型物流企业”和首批“中山市流通龙头企业”,入选中山市现代服务业百企培育库名单。
挥楫扬帆七十载,感恩奋进再出发。
与新中国共成长的中山港航集团,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如何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坚定迎难而上打好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为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港航力量,中山港航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文泽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了详细解读。
文字/本报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温韬文 徐桂林
图片/广州海港传媒
多元业务协同发展,构建全程物流服务体系
◎记者:中山港航集团当前已形成覆盖港航物流链各环节的多元业务发展模式,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目前的业务构成,以及优势特点?
●董文泽:70年前,中山港航集团前身石岐港还是一个年吞吐量不足50万吨的单一码头,在一代代港口人的共同努力下,紧跟时代变迁和历史发展,我们逐步发展成为以中山港、小榄港和神湾港为核心的规模化港口运营服务商,年货物通过能力超过千万吨,年集装箱量吞吐量近百万标箱,占中山本地市场份额接近三分之二。近年来,为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优化港航物流链条,逐步加大资本投入,延伸服务链条,形成了以码头主业为支撑,以驳船运输为纽带,陆路运输、货运代理、智能仓储和香港业务协同发展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成为中山地区较具规模和实力的综合港航物流企业。
◎记者:在海外需求疲软、全球经济下行对港航物流行业带来冲击的情况下,中山港航集团有哪些应对措施?
●董文泽:当前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美欧贸易保护主义,全球资源问题,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使得港口业务增长乏力。同时,“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示范区建设、《南沙方案》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也赋予了港航企业无限的发展机遇。
一是稳定传统集装箱业务,拓展多元货类联动发展。
中山港航集团多年来一直以集装箱业务为基础,但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外迁、贸易摩擦和周边大港崛起等多因素的影响,本地集装箱货源生成量有不断萎缩之势,集装箱业务也受较大影响,为此中山港航集团利用自身港航码头资源优势,稳定集装箱基础业务,积极申报散货经营资质,大力开拓散杂货业务,陆续引进水泥、砂石、粉煤灰、大型构件等货源,推动神湾港发展冷链、木材等特色业务,打造多种货类联动发展的格局。
二是依据市场特点及形势,推出“稳出口,拓进口”发展措施。
中山地区港航市场多年来都是出口多进口少,造成水陆运输出口满载、进口亏舱,极大提高了综合物流成本。为解决这个问题,利用疫情放开后国内消费市场需求逐步回升,对进口生活物资及快消品需求增加的市场契机,中山港航集团主动开拓进口市场,积极引进水果、食品、再生原材料等进口货源,优化来回程“双重”运输物流模式。
三是始终坚持“客户优先,服务保障,效率至上”的经营理念。
中山港航集团始终坚持“以客为先”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各类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引进,不断优化各项业务流程,提高码头装卸、驳船周转和拖运时间等各类操作服务效率,努力给予客户良好的服务体验。此外,通过专项的客户服务满意度调查定期评估自身服务水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升。
与枢纽港资源协同,大力发展“智慧港口”
◎记者:如何应对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广州港能够给中山港航集团未来发展带来哪些资源支持?
●董文泽:粤西的港口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们既要面对中山区域的其他港口,还要面对佛山顺德、江门等周边地市的港口竞争。
我们能做的,首先还是强化港区之间的协同发展,加强中山港、小榄港和神湾港的协同配合,与旗下的香港业务形成联动,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着力培养“1+6+N”的业态布局体系,即夯实以“中山港航”为核心品牌,以码头、船舶运输、代理、陆路运输、智能仓储和香港业务6大业务板块为主体,形成N个一线生产运营实体的业务体系。同时,加快推动与广州和深圳枢纽港的组合港建设,尤其借助控股股东广州港资源优势,共同营销,联动合作、资源共享,打造成为南沙港区的外堆场,实现更长链条的物流服务资源整合。
除此之外,我们坚持服务至上,不断落实各项工作计划。一是推进港口设施提升和港航升级,优化港口功能和布局,加大安全环保资源投入;二是推动管理进阶和服务提档,优化组织和人力,增强客户满意度;三是着力技术升级,大力发展“智慧港口”,积极推进港口机械远程控制技术应用、港口业务单证电子化、客户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口岸单位、枢纽港、船公司、货主之间的数据信息对接,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对于中山港航集团而言,一方面,广州港的进入使得企业由民营控股转为国企控股,企业性质的转换不仅在体制上带来改变,同时也为企业品牌带来增值;另一方面,广州港作为世界十大港口之一,业务范围涵盖广、资金实力强,依托于广州港,中山港航集团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在省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山港航未来发展目标和定位是什么?
●董文泽:我们始终以“强港航、畅物流”为使命,按照广东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港航发展主业,多措并举打通“双循环”,探索适度多元化发展路径。未来,中山港航总体发展定位为“一个主题+两条主线+四个一流”。具体包括:(1)聚焦一个主题:一站式港航物流服务商;(2)围绕两条主线:科学管理和高质量发展;(3)打造四个一流:打造基础设施优良,境内外联动发展,物流网络畅达的一流港口物流中心,发展全链条、高质量、高价值的一流现代航运服务,打造各项业务融合一体、开放共享发展、智慧绿色引领的一流港航物流生态,成为质量效益高、创新引领强、品牌信誉优的一流全供应链综合物流服务商。
按照“十四五”发展规划,至2025年,中山港航集团将发展成为以港口为核心、以航运物流为纽带、多板块协同发展、区域竞争优势明显的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一站式港航物流服务商。
未来,中山港航集团将会在各级政府、股东和各界朋友的共同支持下,不断推动港口提档升级,提升港口服务能力;通过优化船舶运力,丰富航线布局,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路径;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远程自动化改造,向智慧型绿色港航企业迈进;持续提升服务客户的水平,努力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港航物流服务。同时,中山港航集团将秉承国有控股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使命,强化湾区枢纽港联动,与政府、口岸单位携手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中山市高质量发展、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贡献中山港航力量。
中山港航集团 70年重大事件记
●1953年1月,石岐港正式开港;3月15日,石岐航管站在岐江河畔正式成立,后相继改名为中山县航运管理站、石岐港务所。
●1956年4月,正式升格为石岐港务局,隶属于交通运输部珠江航运管理局管理。
●1959年1月,石岐客运站顺利落成。
●1963年,石岐港务局改名为佛山航运局石岐航运分局,隶属佛山航运局。
●1968年,改名为石岐港务局革命委员会;12月,石岐港务局、石岐船队、石岐航道段等单位合并成立“中山县航运服务站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选举产生第一届中山县航运服务站(即石岐港务局)党委。
●1978年,石岐港务局作为政企合一的港航管理和经营机构得以正式恢复,隶属佛山航运局。
吸粮机技改为多用功能型港口机械,在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气力输送技术科技成果奖”。
●1981年8月,在张家边东河口一片荒滩上抢先打下开发建设中山港的第一根桩。经过四年的建设,一座拥有5000吨级泊位的中山港货运码头投入运营。
●1984年11月,更名为“广东省中山航运公司” ,直属广东省航运厅领导,由科级建制升格为地市局级建制(副处级);1985年1月,又升格为地市正局级建制(正处级)企业。
●1988年3月,中山港举行国轮货运开港典礼,正式接办包括中山至香港等航线的各项货运业务。
●1988年11月,中山航运公司正式下放中山市属地管理,归属中山市经委领导,后归属中山市交通局领导。
●1991年底,公司总部由石岐长堤路迁移至中山港现址。
●1992年1月,更名为广东省中山市航运总公司。
●1992年10月,小榄港第一期正式动工兴建,于1994年正式投产运营。
●1997年,随着“铁城1号”的停止营运和金航客运联营有限公司的正式注销,正式退出客运业务的经营。
●2000年12月,中山市航运总公司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股权重组,正式组建中山市港航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1年1月,神湾港动工兴建;2003年3月18日,神湾港正式竣工开港。
●2002年12月,中山市港航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6年12月,被认定为首批“中山市流通龙头企业”之一。
●2009年1月,中山港航集团参与建设和经营的中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举行动工奠基仪式,并于2010年3月25日正式封关营运。
●2011年11月,被认定为“国家4A级运输型物流企业”。
●2014年9月,经过股权重组,改名为中山港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准箱;
●2016年8月,中山港和神湾港通过国家一类口岸验收。
●2017年,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08.41万标准箱,创历史新高。
●2017年2月,中山市港航智能仓储有限公司项目正式落成启用。
●2018年11月,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中山市中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所持有的中山港航集团 52.51%股份,正式成为广州港股份控股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