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开工建设南中城际”的目标,中山轨道交通建设连续传来好消息:2月28日,南中城际正式获批;3月18日,广深中三市达成共识加快推动深中城际前期工作。
在“轨道上的大湾区”如火如荼建设背景下,中山坚决扛起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使命任务,全面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携手周边城市共建“黄金内湾”,奋力推动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大交通建设。
短短几年间,中山的交通路网越织越密,将未来发展格局勾勒得愈加清晰。随着南中城际、深中城际等项目的推进,中山正昂首迈进轨道交通新时代,迅速拉近与广州、深圳两大都市圈的时空距离,让交通优势、区位优势逐步转化为推动中山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本报记者 隋胜伟 何淼
通讯员 谭志夫
通行方式之变
从无到有
迎来“轨道通勤时代”
上世纪80年代,中山人经陆路前往广州,往返用时长达10多个小时;如果走水路,则要登上花尾渡船,在船上苦熬一晚。
中山的公路建设热潮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9年,第一条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建成开通,中山人开车前往广州,通行时间压缩为1小时。
2011年1月7日,广珠城际轨道开通,结束了中山“城无寸铁”的历史,中山至广州的通行时间进一步缩短。呼啸而过的列车,为广州、中山两地市民创造双城生活的条件,交通出行方式更便捷、更多元。
2017年1月3日,中山站开通至贵阳北的线路,标志着中山开启高铁时代,正式接上全国铁路网络。
今年2月28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南珠中城际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工程正式拿到“出生纸”。批复内容显示,项目由广州南沙万顷沙站至中山市中心的兴中站,全线设10座车站,建设总工期为5年。项目建成后,将与广州地铁18号线贯通运营,市民可以换乘广州地铁,45分钟可由中山的中心城区(岐江新城)直达广州中心城区(珠江新城)。
南中城际的立项,意味着中山迎来“轨道通勤时代”,老百姓日常出行方式除了自驾、公交车等,又多了一种更快捷的选择。
作为中山自建的第一条城际铁路,南中城际将充分结合未来发展和市民出行需求,计划实施“公交化”运营,通俗来说就是“买票即上车”,初步设计的班次发车频率约为6分钟一班,远期高峰客流有望达到2.5分钟一班。
区位优势之变
激活活力 提升都市圈互动水平
3月12日,伶仃洋上,多台摊铺机、压路机在深中通道中山大桥桥面上依次排开,超级工程再次刷新热拌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世界纪录。至此,深中通道中山大桥钢桥面宣告铺装完成,项目距离2024年建成通车又近一步。深中通道建成后,珠江口将架起直连珠江东、西两岸两大经济圈的便捷通道,从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从目前的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左右。
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富全表示,“深中通道是未来中山崛起的重大机遇,对标其通车时间节点,我们正积极对与深中通道衔接的高速公路及干线公路等道路进行谋划,全面提升各个镇街与深中通道间的衔接效率”。
纵观粤港澳大湾区,东西走向交通体系建设相对薄弱,轨道交通网的密度偏低。当前,中山的交通建设正朝着拉近与湾区城市时空距离的目标努力,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向东,快速对接深中通道,积极接受深圳、香港的辐射;向西北,快速对接广佛地区交通路网,缓解西北部镇街的交通拥堵。深中通道一桥飞架,压缩了深圳和中山的时空距离。即将动工的南中城际,不仅让中山和广州纳入彼此的通勤圈,还能通过预留东接深圳的深中城际轨道接口,由翠亨新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从长远规划看,南中城际交通廊道从马鞍岛北部进入,向西延伸,这样的布局还可以为未来深大城际西延线连接中山城区预留条件,这不单单是中山跟广州直接联系的一个廊道,还有望成为未来中山与深圳间重要的轨道交通通道。展望未来,中山将同时进入深圳都市圈、广州都市圈的通勤圈,通行时间在45分钟以内。
不论是从湾区交通体系建设全局看,还是从中山交通建设需要看,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意义重大。南中城际、深中城际等棋局“重子”落下,将大幅激活城市间互动交流活力,让中山区位优势得以充分释放,同时也为中山加快拥抱深圳、广州都市圈提供了更多可能。
湾区融合之变
融通发展 开启“同城”新时代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正加速互联互通,跨江跨海通道“成团出道”,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越织越密,“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轨道建设方面“三铁并进”,国家铁路“大发展”、城际铁路“大建设”、城市轨道“大跨越”。根据规划,未来粤港澳大湾区铁路、城际轨道等线路将超过30条,运营里程将超过5000公里,每年客流量超过1亿人次。
据悉,今年,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进入“快车道”。除了此前已经开工的线路外,穗莞深城际机前段、穗莞深城际前皇段、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和大鹏支线等五条城际铁路相继建设启动。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了要以珠江口东西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打造100公里的黄金内湾。在这个“黄金内湾”中,中山就是重要的节点。省委赋予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任务,中山正抢抓重大历史机遇,聚焦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规划六个方面,学习对接深圳等先进城市。在轨道交通方面,积极引入国家高速铁路布局落地,谋划争取更多更好的城际铁路等铁路资源,致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轨道交通枢纽”。
随着南中城际尘埃落定,深中城际的推进在提速。3月17日,中山市政府、广州市发改委、深圳市轨道办、广州市南沙区政府、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以及深圳市地铁集团、中山市轨道公司、中铁五院、广州地铁设计院、中国铁设集团等单位联合到深中城际预可研(初步可行性研究)线路现场踏勘调研,广深中三市就加快推进深中城际前期工作达成共识。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及其批复,深大城际铁路深圳机场至坪山段列为近期实施工程,坪山至大亚湾段为远期研究工程。
“轨道交通打通城市间通勤圈,促进了人才、信息、技术、产业、资金的交流,对区域融合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民革中山市委会秘书长、高级城市规划师钟国平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广州、佛山之间轨道交通网络深度融合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轨道交通促进了两市交界的南海10余年来的高速发展;上海至昆山的跨省级轻轨,开启了“沪昆同城”的全新时代。对于中山而言,未来轨道交通谋划布局,决定城市未来的走向。
根据中山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十四五”期间,全力加快深江铁路、南中城际、广中珠澳高铁、深中城际建设,基本形成“三纵三横”铁路轨道网。其中,三纵为广珠城际、广中珠澳高铁(含中南虎城际中山至南沙段)、南中城际,三横为南沙港铁路、深江铁路、深中城际。
中山轨道建设大事记
●2006年6月26日
中铁二局广珠城际轨道工程ZH-2 标在沙朗特大桥段举行开工典礼。
●2007年10月16日
上午10时37分,广珠城轨第一梁架设在广珠城轨中山段东升特大桥3号桥墩指定位置上。
●2009年
中山北站、中山站正式开工建设。
●2010年
2010年11月20日至2010年12月30日广珠城际联调联试,2011年1月7日建成通车。(2011年1月1日至1月17日为试运行期。)
●2011年1月18日
广珠城际开通运营首日,中山境内南头、古镇、小榄、东升、中山北、中山、南朗等站突破旅客近万人次。
●2011年6月1日
广珠城际全面实行实名制购票制度。
●2017年1月3日
中山站开通至贵阳北的线路,其列车成为中山站经停的首列高铁列车,结束了中山站没有高铁的历史。
●2017年7月
为应对广珠城际客流骤增,铁路部门投入车厢更大、载客量更多的CRH-6F型城际动车组。
●2021年12月31日
南沙港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2022年10月9日
深江铁路全线开工动员
●2023年2月28日
南中城际正式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