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市户籍吸毒人员11729人,戒断三年未复吸户籍人员10536人,戒断率达89.83%,较2019年(64.56%)增长25.27个百分点。
早在2017年,中山就率先在全省打造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戒毒帮扶模式,坚持定向帮扶与分期分批次帮扶“双扶驱动”对涉毒致孤致贫家庭进行精准施策,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帮扶由“输血式”到“造血式”的飞跃,有效助力广大吸毒人员回归家庭、回报社会,成功阻断毒品与贫困的代际传递。
中山缘何采用“应帮尽帮”的工作思路?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和经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中山市,深度解码中山“应帮尽帮”工作模式。
文/图 卢兴江 宁双权
破局 从“大收戒”到“大帮扶”
2013年,中山禁毒工作遇到了一大难题,社会面上有几百名患艾滋病、肺结核、肝炎等严重传染病的吸毒人员,不少人光天化日之下勒索、盗抢群众财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造成恶劣影响。彼时,中山市一直缺乏专业场所,没办法将这批人及时收戒收治,直接的结果是,群众十分不满,基层反应强烈,民警备受指责。
遇到问题就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山市率先全国其他城市,建立了首家由公安负责安全、卫生负责医疗的公卫合作医院——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区分院,专门收治病残吸毒人员。同时,覆盖全市的吸毒人员“大收戒”行动拉开序幕,所有患艾滋病、性病和其他传染病的吸毒人员全部依法得到收戒收治。
实际上,这是中山市“应帮尽帮”思路的开端,自此,全市患病吸毒人员流落社会危害公共安全的现象得到彻底遏制。
时任中山市禁毒办主任周平卫介绍,“2014年,面对吸毒人员抓了又抓,多次‘进宫’的被动局面,市禁毒委积极转变观念,认识到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和病患者,成功帮戒一人,不仅是挽救了一个人,也挽救了一个家庭,减少了一份社会危害。”全市各地开始探索推广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通过禁毒社工专业帮扶,解决了戒毒人员“有人管”“管得了”“管得好”的“三管”问题。随后的时间里,中山市为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禁毒,掀起了全民禁毒热潮,专门成立全省首个禁毒协会,“大帮扶”工作就此有序展开。
协会联合各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深入开展“千家场所”“万家企业”禁毒活动,动员广大企业、娱乐场所全部参与禁毒,为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携手共建“禁毒示范城市”,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禁毒工作搭建了沟通合作的桥梁。
稳基 禁毒工作经费每年投入超1亿元
局已破、势待成。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是禁毒工作的关键一环,是中山“应帮尽帮”创新实践的主抓手。近年来,中山市通过创建开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越来越多的吸毒人员顺利回归正常社会。
“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小生意还行,我最想感谢的是东区街道禁毒办的工作人员,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杨汉周是中山市东区戒毒康复学员,2014年最后一次从戒毒所出来后,因为患有强直性脊椎炎致颈部活动受限,丧失了谋生的能力。得知杨汉周的情况后,中山市东区禁毒办向杨汉周建议自主创业。这样既可以让他避免自卑带来的伤害,同时也让他有机会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于是在社工、东区禁毒协会和家人的帮助下,2015年杨汉周开了一家玻璃加工厂,还兼做一些装修工程,东区禁毒办和公安分局民警还主动将一些公益工程介绍给他,让他的创业之路在磕磕绊绊中坚持了下来,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中山市各级部门对戒毒康复学员自力更生、自主创业高度重视,政策上给予倾斜,情感上给予关怀,行动上给予支持。2013年以来,中山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召开4次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全国、全省禁毒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全市禁毒工作情况汇报,要求深入实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努力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巩固和提升来之不易的戒毒康复工作成果。市镇两级财政每年安排禁毒工作经费超过1亿元,这些经费的保障是中山落实“应帮尽帮”的基石。
市禁毒委还统筹成立了关爱行动领导小组,以此为依托,协调司法、公安、民政、人社、卫健、妇联等部门和各镇街禁毒部门,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培育引导臻善社会工作服务社等17家禁毒社会组织,为千家志愿者协会、行业协会、社团组织、商会以及工青妇等组织参与平安关爱行动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形成合力。
重建 诗诗的故事是“应帮尽帮”的缩影
2017年以来,中山市禁毒办牵头联合市禁毒委各成员单位和23个镇街对全市吸毒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全面摸清他们当前的戒毒状态、就业、健康、家庭成员、家庭收入等情况,累计对1000余户因毒致孤致贫家庭进行精准帮扶。
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家庭不同程度上面临着上学难、入户难、就业难、生活难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火炬开发区有一案例最为典型,案例的主人公是一名13岁的小女孩——诗诗(化名),她的父亲因吸毒成瘾,多次进所强戒,母亲离家出走一直杳无音讯,而她本人在生活、学习、生理、心理各方面也同时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亟待解决,帮扶任务异常艰巨,单靠镇街党委政府帮扶力度十分有限,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帮扶机制,打破常规帮扶僵局,避免返贫的恶性循环,推动帮扶工作精准化、高效化、常规化、可复制化运作,形成帮扶的“裂变效应”,让全市乃至全国涉毒致孤致贫家庭受益,值得深思。
为此,中山市禁毒办大胆探索,以这个案例为试点帮扶对象,科学制定三年“扶诗”计划,同时稳步开展分期分批整体帮扶,在当地党委政府、社工机构以及爱心企业经过一系列具体帮扶救助措施下,目前,诗诗家庭的居住环境已经明显改善,诗诗本人也通过努力考取了新的学校,而诗诗的父亲阿强(化名)出所至今三年再未复吸,不仅有一份月薪近万元的工作,也肩负起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一家人的生活由此而改变。
针对上述因毒致困的家庭,市禁毒办连续多年开展“情暖童心,关爱成长”涉毒致孤致贫家庭青少年儿童帮扶活动,充分利用中秋、春节等节假日,依托社会组织、商协会等对涉毒致孤致困家庭、儿童和无学籍青少年进行精准帮扶。通过物质帮扶、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帮扶对象解决实际难题。年内,全市累计帮扶慰问1000多户家庭,有效助力广大吸毒人员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工疗 5年300多人戒断毒瘾找到工作
近年来,为解决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就业问题,中山市积极发动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提前介入,对口帮扶,并根据戒毒康复人员的特长和性格量身定制就业岗位,创造就业环境,取得了不错效果。
中山市横栏镇“庇护工场”位于该镇爱同在康诺工艺品工作坊二楼,宽敞、明亮、洁净。工作坊设有工疗车间、康复乐园、功能训练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咨询室及成长分享室等功能场室。
来到这里时,10多名妇女和儿童一边听音乐,一边忙得热火朝天。他们的工作看起来并不复杂,只需将焊接好的袖珍电路板压入应急灯卡槽,然后放进身旁的蓝色塑料筐内即可。
工作坊执行总监梁丽珊说,这些妇女大多为戒毒康复人员,通过工作,希望她们能疗愈自己,找到自我和收获自信。工作坊专门成立了一个社工中心,定期联合其他公益组织、行业协会等开展活动,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制作的产品很棒,收获爱心、技能和薪水的同时,也赢得社会的尊重。
202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横栏镇有吸毒妇女34人,对于部分寻求帮助的存在频繁自杀自残、精神障碍等心理障碍问题的妇女,横栏镇妇女联合会党支部制定了一个名叫“让玫瑰绽放光彩妇女帮扶计划”,并对首批入选妇女进入疗愈程序,帮扶的目标是让这些妇女重新投入工作,回归正常社会。
为落实好党建引领群团和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从2017年以来,横栏镇党委、政府共投入260万元,带动筹集社会资金120万元,予以资金保障。横栏镇的30多家企业参与该项目,对这些妇女以及家庭实施点对点帮扶。政府已通过采用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帮助这些儿童采购到专业的心理帮扶团队,落实长期的心理辅导和个案跟进,部分妇女已经回归正常社会,或走上了工作岗位。
近年来,“爱同在”共累计帮扶300多名戒毒人员就业。部分戒毒康复人员甚至自愿留在工作坊,成为一名业务主管,为后来者提供工疗服务。
攻坚 精准帮扶 落实“一人一档一策”
“我很幸运,遇到了文哥,否则我不知道现在我在哪?过着怎样的生活。”45岁的中山人阿明(化名)有着20年的吸毒史,前几年强戒出所后,在文哥的影响下加入中山市臻善社会工作服务社,成为一名专职朋辈辅导员。
他所说的文哥叫梁炎文。曾经是一个有着20年吸毒史的戒毒康复学员,现在他成功戒断后成为我市第一个以“过来人”的身份进入社工机构全职工作的人。入职5年来,他从一线人员升至机构副总干事。
在中山,“社工+过来人朋辈辅导团队”的服务模式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效,通过该服务模式,累计服务对象达1000余名,复吸率持续下降,3年戒断未复吸人员持续增加。这支“过来人”队伍累计参加600余场宣教活动,发展了5支禁毒志愿服务队,带动30余名过来人参与志愿活动。
实际上,中山的“应帮尽帮”已成体系,全市已经全部建成统一的“心知湾”禁毒社工服务中心,构筑以镇街综治中心为运作平台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配备专职人员1200多名。建成了2个市级美沙酮治疗点和3个延伸点,成立省级自愿戒毒中心。
与此同时,应用“互联网+”禁毒信息管理平台,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管控,截至到去年底的三年间,全市累计对11392名社会面户籍吸毒人员完成分类分级,开展本地户籍吸毒人员走访12万人次,尿检3万多人次。
中山还建立了出所人员提前干预、无缝对接工作机制,三年对接出所1000多人,对接率达100%。依托智慧公安手段,主动开展非户籍吸毒人员管控帮扶工作,排查出居住在本地的非户籍人员1038名,已纳管881人。
预防 “应帮尽帮”涉毒风险前端预防
在禁毒实践中,中山市不仅抓好戒毒康复人员的“应帮尽帮”,还将关口前移,下大力气帮助未沾染毒品青少年识毒、防毒,避免误入歧途。
中山市技师学院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在该校黄圃校区正式揭牌启用,基地总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以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写真展板、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示禁毒知识,通过翔实的案例、真实的物件向广大师生普及毒品危害,宣传禁毒法律法规,建设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全民拒毒防毒意识。
该基地建成启用,只是中山市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一个缩影。目前,中山已建立1+24+N禁毒教育阵地集群,即一个市禁毒教育基地覆盖全市禁毒宣传,23个镇街禁毒基地,辐射辖区日常禁毒宣传需求,此外市看守所、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市公安强戒所和143所市级毒品预防教育先进学校均建立一定规模的禁毒教育阵地并全部投入使用。
在深入推进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中,市禁毒办联合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三批150所省级毒品预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把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写校本教材,扎实开展“八个一”。全市325所中小学校全部配备禁毒法治副校长,率先全省100%注册加入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试点推行运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互联网、校园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禁毒教育,将毒品预防教育知识融入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发挥学科教育的渗透作用,全市所有中小学生连续多年无一沾染毒品。
今年是全省深化禁毒攻坚行动之年,也是禁毒示范创建三年行动关键之年,新的征途中,中山市已经制定了新的“精准帮扶计划”,通过深入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体系,建立起“出所即报到、报到即管控、管控即帮扶”无缝对接机制。同时,年内对现有吸毒人员100%落实走访谈心活动,实施项目落实帮扶救助举措。对有3次以上强制隔离戒毒记录人员、病残吸毒人员、未成年吸毒人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精神疾病人员等,全部纳入重点帮扶管控对象,逐人摸清帮扶需求,落实“一人一档一策”,实施多对一精准帮扶。
一切美好蓝图,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应帮尽帮,征途漫漫,惟有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