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评论/论丛 新闻列表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

 
2023年04 17
癸卯年闰二月廿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3年04月17日 评论/论丛 扩展 收缩 默认

以新发展理念破解“大城市病”
  宋信强 刘明杰

  超大特大城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目标、新举措与新战略,直面国家和当地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增强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都有所突破,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超大特大城市作为新发展阶段的排头兵,需要把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放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格局中思考谋划。

  超大特大城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目标、新举措与新战略,直面国家和当地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增强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都有所突破,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需要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科技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的主导力量,已成为世界城市的关键支撑。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高端产业的引领功能,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以及转移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二要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率先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推动国家科研机构建设高水平原始创新策源地,并切实加强基础研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集聚力量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三要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加速培育创新主体,完善普惠性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健全更开放的高水平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待遇,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集聚和发挥作用。四要推进城市治理体制和技术创新,推动政府治理模式优化和创新,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在治理技术上发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城市大脑”,以数据驱动城市治理。

  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要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以协调作为城市发展的内生特点,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城市内部均衡发展。一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将非核心功能、产业以及过度集中的公共服务资源有序地从中心向外疏解,促进“职住平衡”;强化城市核心功能和支柱产业,更好地承载国家级的城市中心功能,提高城市的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建圈强链”。二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完善空间发展格局,推进郊区新城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促进城市多中心、组团发展,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引导各类城镇合理分布,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协同,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总体发展。三要统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完善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机制,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工业遗产等资源进行保护利用。推动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共融,丰富人们的历史文化体验与文化参与。

  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作为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加快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要建设生态优美的宜居环境。加强城市土地利用管控,科学规划城市空间格局,强化对生态环境用地保护,在城市更新中促进留白留璞增绿。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持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丰富城市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倡导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二要加快城市发展方式绿色化转型。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快推进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以智慧化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发展,建设智慧照明、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园区,通过智慧治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要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以开放作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中发挥节点链接作用。一要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前布局未来产业,构建全球领先的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扩大市场准入,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三要建立全面开放平台体系。构建高效率国际枢纽平台、搭建多领域国际合作平台、创建高能级创新服务平台,强化全球资源配置支撑。打造开放型国际消费服务平台,扩大优质消费,推动国内外市场联通。以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和展会为契机,促进国际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四要持续增强开放枢纽门户功能。超大特大城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也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链接。要发挥好全球资源配置核心功能,集聚国际人才、全球资本等高端要素,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提升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要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以共享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要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共享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一要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聚焦解决居住、收入、就业等重点民生问题。二要完善普惠便捷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生活品质。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水平,优化特色公共配套服务,增加文化体育资源供给,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三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创造宜居环境。加快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区一村”改造,推进老旧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打造“内畅外联”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进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四要建设韧性城市,共享安居环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城市风险防控一体联动,建立健全实时监测、定期评估、动态维护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提高公众对风险的认知能力和应急避险能力。

  (作者分别系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特邀研究员、广东财经大学研究生;本文系广东财经大学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的阶段性成果)原载《南方日报》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