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靖怡
■通过辐射效应,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据了解,此次聘请的42名义务监督员,分别来自全市各镇街、各行业,既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普通个体户、社区工作人员、企业代表等。“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希望通过义务监督员,能够及时了解掌握我们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倾听群众对城市管理的一些呼声,使我们工作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和解决问题。”市城管和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永军表示,除了聘请的义务监督员外,每位市民都可以扮演“监督员”的角色,通过“中山城管”微信平台的“随手拍”,将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反馈到城市管理智慧平台,该局将及时受理并积极处理。
市政协委员陈恒才一直很关注城市管理工作,他认为,目前中山市民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不足,“最大的问题是怎么把市民从‘楼上’请下来,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陈恒才表示,受聘的义务监督员来自各个领域,由他们发动身边人积极参与,可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辐射效应。“如此,市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能及时、集中地通过义务监督员反馈,为市城管和执法局搭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据悉,市城管和执法局将积极为义务监督员履职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适时邀请义务监督员参与城市管理体验日活动、座谈会、交流分享会以及实地调研等;同时,张永军建议义务监督员们熟读了解《中山市市容环境和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科学开展宣传与监督工作。
■监督员现场提建议,各科室及时回应
现场,义务监督员与市城管和执法局各科室负责人还进行了“面对面”问答交流,针对“门前三包”责任制、僵尸车占位、垃圾分类、市容环境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相关科室负责人有针对性地一一回应。
“作为一名义务监督员,我希望能发动更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共同推动城市环境越变越好。”港口市政园林公司副经理苏建林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是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年来的宣传引导,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初见成效,但如何进一步引导更多市民主动参与仍需下足功夫。他建议,可充分发挥各村(社区)干部、负责人的带头与监督作用,引导“熟人”管理“熟人”,带动村民开展垃圾分类。
市城管和执法局垃圾分类管理科科长李呈耀十分赞同苏建林的建议。他表示,垃圾分类工作不仅是环境学,还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各个村(社区)都是一个熟人社会。如果村干部或者小区的楼长、栋长有意识去推进、引导相关工作,垃圾分类的宣传、投放、收集等整个链条就会很完善。”李呈耀还分享,与苏建林的建议相似,横栏镇已有部分村居的村委为每户居民购买了干湿垃圾分类垃圾桶,通过制定奖励制度,鼓励大家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别收集投放,并每晚安排专人上门回收垃圾、做好记录。“这是符合实际又十分规范的做法,村民从刚开始需要时常督导,到后来形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李呈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