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思考,提出了新的观点、新的论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作为在座谈会上发言的6位专家学者之一,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心潮澎湃、倍感振奋。
“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对中华文明‘精准画像’。”长期研究中国哲学的王博体会很深,“这五个突出特性贯通着历史和现代,是对中国文化特性、中华文明精神的全面把握,也是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对创造新文化的深刻思考与恢弘擘画,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指明方向。”
在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看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紧密连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整体特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连续性”和“创新性”是其守正创新的精神特质,“统一性”与“包容性”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平性”则彰显“中正平和”的价值理念。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