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6版:国内 新闻列表
~~~——市农业农村局因地制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
~~~——
~~~————解读私募投资基金监管条例三大亮点
~~~——
~~~——

 
2023年07 10
癸卯年五月廿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6版 2023年07月10日 国内 扩展 收缩 默认

农业科技厚植丰收根基
市农业农村局因地制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
中山广袤的田地上,金灿灿的稻穗在迎风摇曳。 (资料图片)
2023年春耕生产暨智慧农机展示现场会上的水稻无人机飞防技术展示现场。(资料图片)
  风吹稻浪遍地金黄,一幅美丽乡村丰收图景,正在中山田间地头徐徐展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中山市农业农村局(以下简称“市农业农村局”)瞄准农业生产薄弱环节,通过推广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给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科技含量,在千方百计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通过农业生态种养新模式的探索,增强了中山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实力和底气,助力了中山“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为后续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文/陈雪琴 卓二妹 责编/陈吉春 视觉设计/彭晓光

  因地制宜

  扎根田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蓝天白云,稻谷金黄。眼下,又到了早稻收获时节,中山广袤的田地上,金灿灿的稻谷迎风摇曳,收割机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仓廪实,天下安。抓好粮食生产,才能稳住“三农”基本盘。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引进了水稻、玉米、蔬菜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449个,其中2021年到2022年累计推广“南晶香占”“19香”等优质水稻新品种2.33万亩,直接助农增收超223万元。

  农民增收致富、农业提质增效背后,是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打通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在市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市农科中心,有一支“高精专特”农技服务“轻骑兵”,从农作物品种推广到种子、肥料配送,再到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各个环节,这群“轻骑兵”都从不缺席,他们奔赴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破解产业痛点,助力着中山农业高质量发展。

  敢于向科技要效率,向技术要产能,先进的农业装备设施,让广大农户下好种、出好苗、种好禾。今年3月15日,全市2023年春耕生产暨智慧农机展示现场会上,无人驾驶、育秧流水线等亮点频出。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耕种管收机械化水平达91.1%。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全市以科技为支撑,围绕“稳粮、优供、增效”工作重点,不断引进试验示范各类农业“黑科技”,帮助农户节省成本丰产增收。

  耕地土壤质量的好坏与农产品质量息息相关。近年来,中山市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措施,以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经济、环保”的要求,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配套示范,先后共建立核心示范区16个,示范总面积2207亩,累计推广面积达2万多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20多万亩,相关措施在粮食生产上应用率达100%,连续6年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有效提升全市耕地内在质量,夯实农业生产安全基础。至2023年,全市省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增至29个,率先在全省地级市中实现耕地质量监测点镇街级全覆盖。

  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市农业农村局还因地制宜,结合中山水产养殖实际情况,积极推广乌斑杂交鳢、白金丰产鲫、四指马鲅、禾花鲤“乳源1号”、澳洲淡水龙虾等渔业新品种。其中推动企业培育的四指马鲅近三年省内累计推广养殖面积0.8万亩,直接拉动经济效益3000多万元,养殖趋势良好,入选了2022年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此外,全市繁育杂交鳢苗超过100亿尾,带动农户新增销售额近3亿元。

  政企携手

  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以农业科技项目为抓手,利用科技手段重点帮助农业企业提质增效,从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以民众基地为核心,实施“1+N”模式,辐射带动全市18家“五新”农业示范基地、6家劳动教育实践基地、8家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实现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

  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等创新模式。其中开展的“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技术”“罗氏沼虾+水草生态养殖技术模式示范”“脆肉罗非与罗氏沼虾混养技术”等养殖新模式,推动了农业企业朝着绿色、健康养殖方向成功转型。

  以中山市优渔渔业科技有限公司面临扩大产业化生产经营问题为例。该公司在壮大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何组建标准化的健康养殖基地,打造渔业多样化运营局面,如何向周边辐射推广脆肉罗非鱼养殖技术,实现规范化生产等问题。面对以上问题,市农业农村局发挥农技人才所长,协助企业推出了《脆肉罗非与罗氏沼虾混养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让该企业在养殖脆肉罗非鱼的同时每年每亩增加500斤罗氏沼虾,亩产值实现了增收2万元,推动了脆肉罗非混养产业化发展。

  今年上半年,市农业农村局推动三角镇东边合作社“渔稻联作”项目正式揭牌。该项目试验过程中,企业面临养殖循环水质氨氮亚盐总体偏高、PH偏低等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养殖技术,才能保证鱼和稻安全生长。面对以上情况,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深入调研,组织有关专家组多次探讨和提供技术指导,并帮助企业争取相关政策扶持,推动实现粮食、水产两丰收。此外,该局还联合企业开展鲜食菊花、荼薇花的栽培与推广,并指导企业参与食用菊、荼薇花地方标准制定,帮助企业进行鲜食菊花、荔枝、观赏荷花、荼薇等园区特色品种的开发利用,推动企业优化丰富现有种植品种结构,打造出园区特色亮点。

  中山大胆创新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推动了“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而实施“百千万工程”,对于广东落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山而言,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抓住省里推动产业有序转移的有利契机,走好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中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业生产成本攀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唯有通过农业科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推动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