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钟轩
■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
3年来,在扶持资金的带动激励下,我市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平均每年获省级以上奖项各门类作品超过110件,其中还有不少获国家、省级扶持或奖励。如李志勇(马拉)的长篇小说《托体》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选题规划(广东三部入选之一);谭功才的乡土散文集《鲍坪志》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为广东唯一入选;广东香山粤剧团的粤剧《牡丹亭·游园惊梦》和《拜月记·抢散》获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孙中山题材舞台剧被纳入省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并获扶持;本土设计师洪卫书籍设计《观照——栖居的哲学》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歌曲《澳门是家》获得广东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由我市相关单位和个人创作的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和歌曲《听见中国》还分别获江西省、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
不仅如此,我市舞台剧创作表演也屡创佳绩。其中,红色题材话剧《风起》获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三等奖,并入选2021年广东省“百年百场”精品展演,市外巡演10余场;“中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反响热烈,连演11场,超万人现场观摩,超300万人次线上观看;大型原创粤曲音乐剧《朝夕星辰-杨殷》全市巡演;大型话剧《窗外的凤凰木》在广东艺术剧院成功首演。
■文艺人才培养扎实推进
3年来,我市对朱东黎舞蹈艺术工作室、邓志驹粤剧艺术工作室、王国辰摄影工作室、洪卫美术设计工作室4个文艺名家工作室和中山“小康样本”文学创作实践基地、中山市火炬歌舞团表演创作基地等10个文艺创作基地进行扶持。
其中,朱东黎舞蹈艺术工作室开展的“我舞我美中国舞”被省精神文明委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邓志驹粤剧艺术工作室创作了《白门柳之董小宛》《江城春暖》等粤剧作品;王国辰摄影工作室开展的“成长的美好”文旅志愿者昭通行活动被列为国家文旅部2020年“春雨工程”示范性项目;洪卫美术设计工作室作品获得2022年德国红点奖、深圳环球设计大奖银奖等奖项,并3次获“中国最美的书”称号等;中山“小康样本”文学创作实践基地由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指导,广东省作协与中山市文联等共同设立,每年邀请省内外作者开展“小康样本”主题文学采风创作;中山市(东升)水彩画创作基地作品入选国家级专业性展览4次、省级专业性展览16次;中山市火炬歌舞团表演创作基地承担市内外文艺演出上百场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