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柯颂 张房耿 闫莹莹 图/本报记者 文波
12万农户种茶走上致富路
“种台式茶后,村民的生活大变样,‘一年单车变摩托(车),两年摩托变雅阁,三年平房变高阁’!”7月26日,正在茗皇茶种植基地劳作的当地村民刘大妹用客家话念出了在长山镇广为流传的民谣。“跟着李裕南、李丹种茶,几乎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刘大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刘大妹口中的李裕南、李丹是茗皇茶的创始人。20多年前,李裕南、李丹父女放弃收入丰厚的医药生意回到家乡长山镇,带动乡亲们从传统的粮食、水果种植,改道向附加值高的茶产业进军。
从一家公司到一条茶叶种植带,从一片小叶子到一个行业——时至今日,李裕南、李丹父女创办的茗皇茶发展到周边十几个镇,种茶面积发展到30000多亩,年产干茶7000多吨,直接带动12万农户种茶致富。茗皇公司还先后为公益事业捐款1000多万元,疫情防控期间驰援湖北,捐赠了价值300多万元被誉为“植物熊猫”的茗皇金花茶。
采访组来到地处粤桂山脉的茗皇民族特色茶乡时,大片青翠茶树映入眼帘。沿着茶道而行,登高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种植茶树,为了产量和防虫害,免不了要用化肥农药,但看着眼前这一片青山绿水,我决定放弃农药化肥,一定要把环境保护好。”看着错落有致的茶园,接受记者采访的李裕南表示,这一最初的决定一直坚守到了现在,最终让茗皇茶成为中瑞邦交“哥德堡”号访华选赠瑞典国王的名茶,连续五届获得全国名优茶质量评比大赛金奖、连续六届获得广东省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
产品获得成功后,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作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制定了“一擎两翼”发展战略。茗皇茶叶展销流通交易中心和茗皇民族特色茶乡相继动工建设,并先后获得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基地、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广东生态农场等荣誉称号。
茗皇茶公司也进一步以基地为平台,通过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湛江市百千万妇女技能培训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生态旅游宣传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提高农户生产技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长山镇与广西接壤,地处边远山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好山好水出好茶,廉江是全国种植金萱茶、翠玉茶、软枝乌龙茶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也是广东省最大的金花茶生产基地、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茶叶发展核心区,廉江长山镇乌龙茶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前,以长山镇为核心的廉江茶园种植面积近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20亿元,打造出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样板产业”。
创新研发成就错位发展之路
“农业向来都是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我和父亲两代人用了20多年才步入正轨。”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李丹表示,过去粤西地区的茶叶名不见经传,也完全没有相关的茶叶标准。现今,他们的茶已经在全国名茶中破圈,突围而出。
在长山镇的茗皇制茶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现代化生产设备正不断运行,晾青、做青、摇青、堆青发酵、杀青、揉捻、整形、烘干……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的自然芬芳。
“这种茶发酵度介于乌龙茶与传统红茶之间,是用特殊工艺制作的新茶种。”李裕南告诉记者,这是茗皇的科研创新成果。早在10余年前,茗皇茶业因严格执行有机种植标准,部分茶嫩叶被小绿叶蝉咬噬,出现嫩叶变黄变红现象,按传统工艺无法制茶。为解决这些“废茶青”的出路,公司专门成立了技术攻坚组,到广州、福建、台湾等茶区“取经”。
2007年,攻坚组在省内外专家的指导下,制订重发酵去咖啡因技术工艺,采用传统乌龙茶工艺与红茶制作工艺、辅以大红袍工艺,通过重发酵酶变技术去除咖啡因,将“废茶青”变为好茶叶。经几年反复试验,终于研发出一整套通过重发酵酶变去咖啡因制作红乌茶工艺流程,不但彻底解决了“虫叶”制茶的难题,还广泛应用于多种茶青,为国内茶业增添了新的制茶工艺。2013年,以“去除茶叶咖啡因”为创新核心的红乌龙茶生产工艺获颁国家专利证书。廉江红乌龙茶的出现,带动当地茶企研发热潮。如今,大部分廉江茶企都能制售红乌龙茶,廉江红乌龙茶凭借特色产品错位竞争实现逆势增长。
“现在,我们在研发和创新方面的投入占成本的三成,除了核心部分的制茶工艺外,还拓展到包装、精深加工等方面。”李丹表示,研发增值已成为良性循环,继研发红乌龙茶生产工艺后,已连续开发超过10项取得国家专利的技术。
据介绍,廉江红乌龙茶于2019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成为继粤东潮州单丛茶、粤北英德红茶后粤西茶品类中的特色代表。2022年,李丹和李裕南把耕耘多年的红乌龙茶生产加工技术分享出来,交由廉江市委、市政府,携手省农科院签订“廉江红乌龙”品牌打造与产业发展科技支撑技术服务协议,并启动建设红乌龙茶标准及品牌建设,全力打造“廉江红乌龙”区域公共品牌,助推廉江成为国内最大红乌龙茶产地。
记者手记
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两地合作大有作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其核心是对自然资源的全价值认知和多功能开发。需求是多样的,服务需求带来的收益也是可观的,但资源是有限的。在这种硬约束基础上,充分挖掘有限资源的价值,最直接、最客观的路径就是单一资源的多功能开发、复合资源的系统性利用——粤西廉江长山镇茗皇茶的发展之路给予中山产业发展的启示。
在中山的五桂山桂南村腹地,有一家专门以中山乡土品种“七月红”番石榴生产番石榴茶的企业,该企业原来只依靠太阳晒茶,后研究出了机械脱水、自然提香等先进工艺。近年来,更根据港澳青年人喜欢喝咖啡的习惯,提炼制作出了番石榴茶粉,无论开水泡饮,还是放进普通的矿泉水瓶里,一摇即饮,符合都市人的生活节奏与习惯。同时,该企业还研发出茶含片,直接放到嘴里,一股茶香自然而来。廉江茶也可以在突破传统喝茶的方式上与中山企业进行合作。
中山的“七月红”番石榴受限于土地,发展了二十多年,至今仍然局限在400亩、十多户村民种植的规模。而廉江山地众多,“七月红”可以尝试在该地进行大面积种植,提高产能。
此外,中山的传统杏仁饼畅销海内外,可以与茶企共同创新制作红乌龙茶杏仁饼,丰富饼的种类,同步提升茶和饼的销量。
中山还有天图精细化工、诺斯贝尔等一大批化妆品企业,茶叶中的提取物对美颜具有很好的功效。制作、研发茶系列化妆品也是一大方向。
另外,中山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粤西湛江廉江茶可以把中山作为一个平台与窗口,与中山合作,在销售高档茶外,利用一些茶叶边角料,加工成工业产品,方便都市人日常所需……如此种种,合作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