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媒体时代政务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一)政务新媒体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从“两微一端”到实时分享,从音频平台到短视频领域,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成为政务公开的重要阵地。与传统媒体相比,政务新媒体在政务公开、法规宣教等方面更加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和亲民性,以svg、条漫、H5、短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广大社会公众面前。因此,政务新媒体开辟了政务信息公开的新平台,成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重要力量。
(二)政务新媒体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
行政机关公共服务职能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政务新媒体的应运而生打破了政务服务的时空界限,“掌上办”“指尖办”“一站式办事”让政务服务越来越快捷,办事越来越方便。同时,政务新媒体也为办事群众提供服务指南、信息资讯、业务查询、网上预约、在线办理等服务,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成为了便民服务新阵地,切实提升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便捷性。
(三)政务新媒体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
政务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社会舆论生态格局,相较于传统媒体,政务新媒体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及时性、主动性日益彰显,使得政府部门能够及时回应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社会舆情。特别是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措施出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误解误读和质疑时,政务新媒体可以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真相,第一时间公布权威信息,及时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向健康方向发展。
(四)政务新媒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
如今,政务新媒体已超越媒体的范畴,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民智,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今天越来越多政务新媒体也成为沟通民意、建言献策的重要渠道。通过政务新媒体表达汇聚、反馈的社情民意,政府的公共决策也有了更多参考的坐标和依据,进而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推动进步的局面。
■二、融媒体时代海事政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力不佳,回应社会关切较少
目前海事政务新媒体经过多年投入使用,信息的发布数量逐年增长、内容更新也比较及时,但发布的内容多以新闻宣传、日常工作、规章制度等信息为主,满足于体制内自娱自乐,涉及民生等公众关切的内容较少,网民关注度不高,内容点击率低,用户黏性不足,造成政务信息传播力不强、公众参与热情不高等实际情况。此外,政务新媒体与系统内、地市等政务新媒体之间运行缺乏协同联动,传播效果不佳。
(二)引导力不强,留言评论无人问津
留言评论功能是政务新媒体的一项基本功能,通过留言评论、你问我答、释疑解惑,可以增进政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也是增强“用户黏性”的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大多政务新媒体以单向发布为主,存在“自说自话”现象,语言风格不接地气,信息更新速度慢,“低互动、弱联动”情况普遍存在,与网民沟通互动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舆论场的要求。“避重就轻”地发布信息、展开互动,被动回应占据主导,影响了公众的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
(三)影响力不够,只能阅读不能办事
政务新媒体的服务型指标是构建服务型机关的重要参照,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优化政务服务、凝聚社会共识、创新社会治理,是政务新媒体的建设目标。但是目前很多海事政务新媒体对于服务功能开发不够到位,仅仅停留在政务动态信息发布阶段,或者具有部分服务功能,但是办理一项业务就要同时应用多个平台,或者最终还是要通过线下才能完成业务办理,出现只能阅读不能办事的尴尬局面。
(四)公信力不足,专业人才较为匮乏
目前,政务新媒体专业人才匮乏,常态化的学习培养机制不够健全,一般由在编人员兼职组成,由于繁忙的本职业务工作、新媒体的专业技能不足以及基层一线经验缺乏等原因,容易存在因海事业务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信息编辑和审核把关不到位等问题,有些单位将政务新媒体外包给第三方公司,但是由于缺乏深入一线,一些鲜活、生动有趣的素材难以捕捉,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准确性和客观性待考究。
■三、融媒体时代提升海事政务新媒体影响力的工作思路
(一)坚持“内容为王”,实现内容来源从单一自创向多元采集转变
要保持对受众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就必须树立“内容为王”理念,努力提升内容品质,丰富内容表达,拓展内容呈现,使内容生产更加适应时代需要、更加契合受众需求,以内容优势形成竞争胜势、赢得影响力强势。
一是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海事资源优势。海事工作顶层设计、法规政策、大案要案等,始终都是人们欲知未知的话题。海事网络新媒体要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传播主流价值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在运用海事内容资源设置话题、聚焦热点、引起关注上下功夫,将海事工作素材挖掘出来,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持续聚焦热点议题,提升新媒体传播的吸引力、引导力。
二是要善于抓住和深耕社会热点题材。要有新闻眼光、全球视野,抓住党和国家大政大事、国际国内热点时事、公众关注焦点难事,找准报道角度和切入点,让我们的报道题材更多元、受众更广泛,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弘扬社会正能量。要进一步拓展内容来源,把内容生产从以自我采编为主拓展到编发、转载其他新媒体优质作品,使海事网络新媒体成为各种正能量作品的汇聚场、集散地。
三是要善于发现和聚拢一批创作高手。要挖掘海事专业人才潜力,培养一批精通网络传媒技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专业人才,成为网络新媒体优质内容最稳固的提供者,持续推出原创力作。要邀请正能量网红大V加入,发现扶持有潜力的网络新锐,组建又红又专的社会化网络创作精英团队,每逢重大事件能够第一时间撰写高质量作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坚持“服务为要”,实现平台功能从自说自话向便民服务转变
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政务新媒体必须坚持融合发展,畅通互动渠道,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凝民心,为港航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海事政务服务。
一是要强化办事服务。重点推动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向政务新媒体延伸,着力做好办事入口的汇聚整合和优化,推动更多事项“指尖办理”,简化操作环节,线上线下联通,依托本地区、本部门已有的办事系统或服务平台,优化业务流程,避免重复建设,防止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一次认证、一网通办。
二是要强化协同联动。按照前台多样、后台联通的要求,各类政务新媒体要实现互联互通、整体发声、协同联动,推进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等融合发展,实现数据同源、服务同根,方便港航企业和群众使用。
三是要增进互动交流。要倾听民声、回应民意,推动社会治理由单向控制转向双向互动。及时审核回复社会公众的留言和评论,在互动交流中增进理解,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政务新媒体的权威性。
(三)坚持“圈粉为本”,实现平台影响从小众账号自娱自乐向受众泛在粉丝众多转变
网络舆论场上,粉丝量的多少,既是衡量影响力的重要参数,也是检验战斗力的重要标尺,更是我们吸引群众、教育群众效果的生动体现。
一是要以多彩内容“圈粉”。要加强组织策划,用足用好海事领域大政、大事、大案等题材和网红大V的自带流量,持续聚焦热点话题、推出爆款产品,以众多“10万+”短视频或美文“引关圈粉”。要丰富作品题材,把那些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传播核心价值观、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作品,纳入海事网络新媒体范围,以题材的丰富性扩大圈粉的覆盖面。
二是要以多样表达“圈粉”。要有“引关”之能,善于运用新媒体手法创作,善于运用“网言网语”表达,尤其要做精做实做活做靓标题,让网民一看标题就被吸引住、点进来、看下去。要会“吸睛”之术,善于运用引领互联网潮流的新技术新应用,综合运用动漫、短视频、弹幕、新型超文本标记语言等新手段创造表达新范式,时刻紧跟互联网新媒体应用技术不掉队、不过时。要懂“做精”之道,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受众,从用户的不同需求偏好、阅读习惯等出发调整内容生产、传播策略,实现分众化、差异化、智能化精准推送。
三是要以多种手段“圈粉”。要集中海事系统优势力量和资源,重点扶持一批有现实影响力、有发展潜力的新媒体账号,提高海事新媒体在网络舆论场的核心竞争力。要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对海事系统新媒体品牌摸清底数,分类设置榜单,定期评出海事新媒体“十佳百优”,激励全系统新媒体竞相“圈粉”。要探索培育粉丝黏性和忠诚度的措施,通过建立粉丝群,加强与粉丝互动交流,把社会上的潜在海量粉丝尽可能吸引过来。
■四、结语
群众在哪里,海事政务服务就应该在哪里,建好海事政务网站和海事政务新媒体是建设服务型机关的必然要求。展望未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运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海事政务服务改革已成必然趋势,建设形式更加多样、服务更加优质的海事政务新媒体也是必然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海事政务公开,强化解读回应;要进一步加强政民互动,创新社会治理;要进一步突出民生事项,优化掌上服务,统筹推进海事政务网站、海事政务新媒体、实体海事政务大厅的线上线下联通、数据互联共享,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办事指引;讲好海事故事,加强海事政务新媒体影响力,提升海事软实力,奋力开创新时代海事工作新局面,积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海事力量。
作者供职于中山海事局
刘小云 郑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