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素衣最爱的是李白,她与李白可以跨越千年产生同样的精神共鸣。她坦言,对于现代人来说,李白不可学。而苏轼对于现代人来说,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之处。她笔下的苏轼正是从中年困窘开始写起,这正像生活中不断被捶打的我们。
让我们一起走近慕容素衣的精神世界,和她一同走近苏轼和李白。
策划/本报记者 黄启艳 采写/本报记者 杨彦华
最爱是李白
慕容素衣心目中最好的诗人就是李白了,她觉得大部分中国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唐朝的天才诗人有两位,一位是王维,一位是李白。王维出身世家,走的是科举之路,年纪轻轻就考了进士。与王维出身上流社会不同的是,李白出身商人家庭,相当于现在的“小镇做题家”。而且在唐朝,商人子弟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
李白有一点胡人血统,有研究者评论说,他有非比寻常的出身,非比寻常的性格,注定有非比寻常的才华,然后注定他要走非比寻常的路。
慕容素衣认为,李白真正的黄金时代是三四十岁,创作的环境让他整个人觉醒了。可能人要经历很多世事之后才会有人生的深度和广度。一味地依靠才华和天赋的写作太单薄了。李白注定会碰壁,因为他跟别人那种主流思想不一样,而他最大的痛苦,就是走了一条非主流的路,但是又渴望得到主流的认可。
李白的过人之处是,即使他不停地碰壁,也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志向,从来没有降低过对自己对理想的要求。李白就是千千万万怀才不遇之人的代言人。北大的一个才子写李白,《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写李白的精髓,就是古惑仔的精神。
“李白的理想跟我们小时候的志向也差不多,想走一条不寻常的路。人到中年,发现不过是一场空想。”慕容素衣笑着说,如果可以选择,她就要像李荣浩唱的《李白》那样——
要是能重来 我要选李白
几百年前做的好坏
没那么多人猜
要是能重来 我要选李白
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
逗逗女孩
要是能重来 我要选李白
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
被那么多人崇拜
金庸给她的启示
慕容素衣对李白的热爱,在金庸那里得到了延续。她写过很多关于金庸笔下人物的分析,其中最喜爱的是令狐冲。令狐冲身上那种追崇自由平等理想的现代人格,也是她所喜欢和欣赏的。金庸的思想对她起到了精神启蒙的作用,所以,她直言金庸是她精神上的父亲。
除了令狐冲,她喜欢的人物还有张无忌。她觉得女性差不多都喜欢那种真正温柔的人,像张无忌、贾宝玉这种类型,在现实中不一定有多么成功,但是真的很温柔。塑造的女性里面,黄蓉是金庸小说里面唯一的女主角,她的戏份可能还超过郭靖,没有黄蓉的郭靖,根本无法成为郭靖。但是最终她还是为了郭靖牺牲了自己的个性。
她早年的理想生活全部来自金庸构想出来的世界——生活在一个种满桃花的地方,身边围着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饮着桃花酒,吟着清风明月,好不自在逍遥。
慕容素衣和无数人一样在生活中经历了捶打,多年后她专门去了一趟金庸的故乡浙江海宁,她在那里看到了平平无奇的故居,又去看了金庸笔下壮阔的钱塘潮,在她眼前却如此波澜不惊。
“你会发现这真的就是一场空,发现生命就是落空的。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办法达到你以前的目标,而且你知道永远也不可能了,但是还是要挣扎着活下去。”
——人到中年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普通人。
“发现你自己混到这个地步,跟所有人都没有关系,跟社会也没有关系,你不能怪所有人,也不能怪社会。”
慕容素衣突然意识到了人生的荒诞无力,也生出甚是平淡的悲凉出来。
中年与苏轼相遇
慕容素衣年轻时就经常混迹于“天涯论坛”,和一批人在里面仗剑天涯,很有武侠的感觉。那些人当时也正年轻,心高气傲且雄心壮志。然后人到中年,她发现大家都各有各的困境,最后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普通人。
年轻时候的梦想已不复存在了,就会觉得特别的幻灭。就像金庸小说里面写的钱塘潮,激动人心,惊心动魄,但是到现场去看,其实也不过如此。
不断被生活捶打的苏轼叫醒了慕容素衣,苏轼走过的路就仿佛所有走进中年的人们一样。李白走的是非主流路,苏轼一直走的还是主流的路。苏轼在走主流的路时,把自己的个性保存了下来,在这点上,他做到了极致。
苏轼中年以后遇到了一个接一个的打击,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惠州、儋州,正如他给自己的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尽管自己前途黯淡,身体飘摇,他还是没有因为困境而消沉下去,仍然能在偏远之处建功立业,活得有声有色,实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慕容素衣说:“市面上的《苏东坡传》那么多,不乏珠玉在前的,为什么我还是选择写他,当然是因为我真的喜欢苏东坡。感觉苏东坡一直埋伏在中年等我,他是真正的中年之友。和其他《苏东坡传》不一样的是,这本直接从“乌台诗案”东坡入狱写起,你也可以把这看作一本东坡如何面对逆境、应对中年危机的启示录。”
苏轼提供了模仿的可能
她的《苏东坡传》是从苏轼的“乌台诗案”开始讲起的,苏轼的青春结束了,正如告别青春走进中年的我们一样。
从唐朝到北宋,整个社会的气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唐朝的诗歌有浓厚的春的气息,到了北宋,人到中年的理性的清秋气象就流露出来了。苏东坡走的是一条很主流的路。他不像李白那样一生都有少年气不怎么食人间烟火,苏轼的人生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李白可能比苏东坡个性更加鲜明一点,但是苏东坡会活得好一点。所以我们现在如果要模仿的话,普通人只能模仿苏轼。你没有办法去模仿李白,他牺牲的东西太多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割舍不下的东西太多,你没有办法做到李白那种轻盈,没有办法有他那种永远‘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我们没有办法像他那样永远在路上。”
她觉得苏轼的处世智慧对我们现代人最有启发意义,红尘中的普通人没有苏轼那样的才华,也没有他那样的际遇,但至少可以拥有他那样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意义在于为我们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可以模仿比较理想的人格,他的随遇而安,豁达、从容、乐天的处世态度都是可以模仿的。
面对困境的人可以从苏轼那里修心,面对变故,修得一颗淡定心;面对低谷,修得一颗平常心;面对敌人,修得一颗宽容心;面对漂泊,修得一颗安定心;关于家人,修得一颗温暖心;关于爱情,修得一颗柔软心;关于友谊,修得一颗慷慨心;关于生活,修得一颗欢喜心;关于归宿,修得一颗光明心。
“苏东坡用一生告诉我们,人在活着之外,还可以活得美一点,活得快乐一点,活得舒展一点,活得诗意一点,只要心无挂碍,一地鸡毛的生活也能够开出花来。”慕容素衣说。
传达明亮积极的价值观
喜爱古典文化的慕容素衣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笔传达明亮积极的价值观。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喜欢竹子、月亮、庭院、园林,这是因为多年的文化积淀形成的潜意识。中国传统文化很多意象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的,月亮没有在李白、苏轼写过之前,它就是一个月亮,它就是一个客体,一个冷冰冰的月亮。但是经过李白和苏轼之后,我们现在中国人抬头看的月亮就不一样了,看到月亮就会想起李白的“举杯邀明月”,苏轼的“明月几时有”。
她就想做一个传统文化的推手,把古人曾经的人生体验用流畅的文字传达给大家,让大家在文字里找到能够生存下去的力量,发现活着的美和乐趣。
相关链接
慕容素衣,原名禹媚,中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畅销书作家,豆瓣网、天涯社区人气作者,作品被人民网、人民日报、十点读书等数十个大号转载,全网阅读量超亿次。
从2011年至今已出版30多部作品(含再版),涉及传记、小说、随笔等各个领域,其中有多部书籍销量超过10万册,累计销量近百万册。其中《生命的烤火者:杨绛传》已在台湾出版繁体版,《时光深处的优雅》一出版即登陆当当、京东等文学类榜单,一度连续三月蝉联当当文学新书榜前三名,被誉为最值得一读的民国女子传记。《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荣获2017年当当年度好书榜励志类第7名,累计销量超50万册,已输出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版权待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