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氢舟1”号,与中山有很深的渊源,它由中山上市公司江龙船艇承建,在中山市神湾镇的江龙船艇中山科技园开工、建造、下水,交付。“三峡氢舟1”号填补了多项行业空白,在从建造到下水的过程中,中山日报记者全程跟踪报道,让我们来梳理它的诞生全过程。
统筹:黄凡 文/本报记者 黄凡 李红
■开建:2022年5月17日
2022年5月17日,“三峡氢舟1”号在江龙船艇中山科技园开工建造。
“三峡氢舟1”号搭载的核心动力设备均为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最大特点是“零排放”。
它由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长航集团所属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总体研发设计,采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通过了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设计审图。这艘船将以蓝天白云为主色调,采用钢铝复合结构,具有高环保性、高舒适性和低能耗、低噪音等特点。
这也是江龙船艇在新能源船艇建造领域的又一次重要突破。2021年,江龙船艇就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中山市氢能源船艇研发中心,开始聚焦氢能源在高性能船艇产业的应用场景。
■合拢:2022年11月上旬
2022年11月上旬,“三峡氢舟1”号成功合拢。随后,进入上建阶段,钢材主体上焊接两层铝材船舱,采用的是江龙船艇成熟的异种材质焊接技术。30多名工人正分散在船上各个角落完成合拢后的焊接、火工、涂装等工序,安装船内阶梯,平整地面,打磨外壁、喷漆等。
项目负责人介绍,工序完成后,下一步将安装电力和机械设备。对工人们来说,安装氢能源动力系统是第一次,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氢能动力系统的研发方工程师全程跟进,双方将协同解决系统落地中的难题。
现场负责跟进项目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二研究所工程师介绍,氢能船最大的特点是“零排放”,“相比一般纯电动船的锂电池动力系统来说,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更环保,重量更轻,后期维护成本也更低。”
■下水:2023年3月17日
2023年3月17日下午,“三峡氢舟1”号在江龙船艇中山科技园下水。
“三峡氢舟1”号有着像蓝天白云的蓝白相间清爽外观,船身挂着氢能标志。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燃料电池事业部系统集成研究室主任王振表示,该船是国内第一艘拿到船级社认证“身份证”的氢能船;在全球氢能公务船领域,该船在功率、储能方面也数一数二。该船的研制,推动国内氢能船舶初步形成了体系性的标准。
■首航:2023年10月11日
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号于11日上午在湖北宜昌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完成首航,这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国内内河船舶应用实现零的突破。
延伸
中山新能源产业
集群舰队蓄势启航
新时代中山产业集群“十大舰队”领航舰——新能源产业集群舰队,正蓄势启航。中山氢能产业已聚集中科富海、明阳智能、大洋电机、晓兰客车、喜玛拉雅、江龙船艇等一批氢能产业链关联企业,涵盖自主研发、生产、存储、运输到应用场景等全产业链。
中山正抢抓“双碳”机遇,依托中山氢能产业现有优势基础,加快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围绕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集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打造产业生态,推动中山氢能产业做大做强。中山正努力打造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氢储能产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