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
~~~——西区街道马山项目半年办证超4400本
~~~——中山火炬职院不断构建光电行业产教融合生态链
~~~——

 
2023年12 04
癸卯年十月廿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3年12月04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追光筑梦 同频共振
中山火炬职院不断构建光电行业产教融合生态链
  “双高”背景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必须找准自身定位,打造多功能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循环生态链。

  近年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院园融合”发展路径,聚焦园区新兴光电产业,协同行业学会协会和园区标杆光电企业,不断从人才供给、技术创新、“双创”孵化三个维度,共同打造光电行业产教融合平台,支撑企业发展,推进“双高”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筑牢人才供给生态链

  光电技术将成21世纪规模最大的产业,随着5G技术的推广,光学和光电子产品的需求逐年增长,这就需要与产业扩张规模相适应、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

  中山光学光电产业主要集中在火炬开发区,特别是在成像光学器件产业方向,火炬开发区是国内光学冷加工产能规模较大、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中山火炬职院经过周密调研和充分论证,成立光电子技术专业,并以该专业为基础,组建了光电工程系。为适应火炬开发区光电产业发展,学校将原专业细分为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光电技术应用、精密机械加工技术3个专业,分别隶属于装备智造、光电信息两个二级学院。与此同时,中山火炬职院与园区的联合光电、光大光学等数十家光电企业建立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开展教材共编、课程共建、课题共研等合作,先后有100多位园区光学企业骨干精英担任光电子技术专业兼职教师。

  ●做强技术创新生态链

  组建团队强服务。火炬职院通过派遣科技特派员、组建项目攻关团队、共同申报课题和专利等形式,广泛服务于园区光电类中小型科技企业。

  创建学会强交流。学校以建设广东重点科技项目——光机电技术创新平台为契机,发挥专业和人才资源优势,牵头成立中山市光学学会,日常办公地点设在光电工程系。“双高”建设期间,光学学会不断发展壮大,会员单位由初创时40多家,扩展为现在的200多家。

  整合资源强平台。火炬职院以光学学会为桥梁纽带,携手园区企业先后申报、建成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光学工程技术和产品检测服务平台、中山市光学零部件加工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山市装备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院、光学产品设计研发中心、光电模具制造中心、光学产品检测中心、光学人才培训与技术交流平台,构筑“中心+院所+平台”的集成化光学工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同研发新产品200多个、研制新工艺100多项、申报专利150多个。

  ●构建“双创”孵化生态链

  “筑巢引凤”招企业。学校依托生产性实训校区,招引30多家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初创企业,共同培育孵化,在市场大潮搏击下真枪实弹地创业,并形成了规模效应,被《中山日报》赞为“一条街,就是一个超级孵化器”。

  创新机制强保障。火炬职院出台《生产性实训校区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让入驻企业享受水费电费优惠降低生产成本,共享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资源降低研发费用,共享设施设备降低投入成本。

  到2023年10月,光制、光电、精密3个专业累计培养2000多名光电技术技能人才,90%毕业生留在大湾区就业,其中60%在中山本地就业;新型光电产业学院主持或参与建成6个市级以上的光学工艺技术创新平台,共同孵化出20多家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3家上市公司。

  岳才瑛 郑建玲 李衡 钟嘉妍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