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34载,胡静莲担任班主任19年,她执着地爱着特殊教育,长期任教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班级。在她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特校学生虽有点与众不同,但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她做的便是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成为一道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日前,胡静莲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中山好人”。
本报记者 江慎诺
■初见特校学生,就从心底里喜欢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刚搬到现址不久,有人介绍胡静莲到该校任教。在此之前,胡静莲没有接触过这类学生,但她想与他们交流沟通,想打开通向他们世界的“门”,便决定到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看一看。
胡静莲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时,一进门就有学生非常友善地向她打招呼。在校长的邀请下,她给学生们上了一节课。
“一堂课下来,感觉他们与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他们的理解能力和互动情况跟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差不多,都很可爱,感觉自己在这里上班也会很快适应。”胡静莲回忆往事时,嘴角向上,眉眼弯弯。课后,学生们围着她转,不断说“老师,你下次再来,你下次再来”。一个个灿烂的笑容、一句句纯真的言语,刻进了她心里。没过多久,她就入职了。
2016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胡静莲躺上了手术台。历经32次化疗,术后三个月,她就返岗了,“在家没事做,总觉得学校需要我,我也离不开学校,心里一直牵挂着孩子们,想知道他们乖不乖”。
因化疗头发脱落,她戴着假发回校。学生们知道她生病了,看到她总会很开心地打招呼,跑过来抱一下,摸一下,用些小动作给她关心。她说,在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20年里,她感觉自己比在幼儿园、小学任教时,更有幸福感。
■用爱和耐心,浇灌每一个孩子
进校一两年后,中山市特校开始招收自闭症学生,胡静莲担任了相关班级的班主任。起初,她对这类学生并不了解,一度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他们,最终都失败。
胡静莲说,一些自闭症学生会无故发脾气,情绪根本无法控制。个别情绪极端失控时,会拼尽全力将她的手掐出一块块淤黑。再委屈,她也从未对着学生情绪失控过,除了偶尔回家向家人倾诉,更多时候,她选择中午到步行街散步、逛街,调整心态,下午再回岗位。对于被掐这种事,胡静莲并不感觉生气,反而希望自己能够帮助到学生。于是,她将更多心力倾注到学生身上。
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主动向同校老师请教,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请专家到校开展讲解,查看相关资料……足足经历了半年多的磨合期,她才找到了与自闭症学生较为合适的相处方式。
这些年来,胡静莲接手的班级,学生的障碍程度都较为严重。给孩子换尿湿的裤子,系鞋带,擦口水,喂饭……这些都成了“家常便饭”。胡静莲说,对待特校孩子,就是要倾注很多很多爱,要无条件包容他们,“你看他们好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懂。你对他好,他只是不会用言语表达,但他感受到了是会回应你的”。
针对这些孩子,没有一套可以照搬的教学方式,胡静莲一直坚持“一人一案”,实行个别化教育。“我们会跟家长沟通,评估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哪方面需要提升,从而制定教学方案。”
■授之以渔,“残缺之花”相继绽放
“我不会桃李满天下,但他们的成长,是我最好的收成。”这些年来,胡静莲除了没有教过体育,其余科目她全部教过。她甚至成为了“一块砖”,哪个科目需要,就成为哪个科目授课老师。
在胡静莲的观念里,特校没有“差生”,教师应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用不同方式肯定这些优点和长处。多年来,胡静莲发现学生大多都有特长,画画、弹琴、陶笛、葫芦丝……一经提点,便进步飞快。在她和家长的悉心栽培下,会画画的学生开过画展,会各种乐器的学生也在不少赛事中脱颖而出。
看到新闻说有智力障碍孩子因没有生活能力饿死在家,胡静莲很是心痛,2018年在学校支持下,开设了居家烹饪课程,让学生习得基础生活技能。
从最简单的冲麦片开始,到泡方便面、蒸米饭、蒸鱼、做红烧肉,学生们不仅做菜肴越来越熟练和独立,也具备了安全意识。每教会学生一道菜,胡静莲都会将这道菜作为家庭作业布置下去,让学生做给父母吃。“很多家长都自发地晒照到交流群,分享自己的感动。”学生的慢慢进步让家长看到了更多希望,大家都十分配合学校工作,尽量抽时间陪孩子完成各项任务。
胡静莲用心浇灌的花,这些年陆续盛放了。“有好几个学生毕业后,都找到了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胡静莲表示,这是她作为特校老师最大的成就感。
“我已经50多岁了,从进特校到现在,都从未后悔过,也没有想过将来要离开。我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我把我的爱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作为一名老师,这是我一生的荣光,我很幸福。”说完,胡静莲从窗户望出去,学生们正在操场上肆意奔跑、玩闹,她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