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
~~~——蔡奇陪同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抓改革促发展
~~~——
~~~——
~~~——中山日报“牵手”深圳特区报共写深中融合新篇章

 
2024年05 25
甲辰年四月十八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1版 2024年05月25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人民日报》5月24日大篇幅报道中山:持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红利更好惠及千行百业
  编者按

  5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10版经济版,以《信用红利更好惠及千行百业》为题,关注中山持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信用监管机制,让信用红利更好惠及千行百业取得的成效。现转载全文,以飨读者。

  规范化归集信息,实现各领域数据联通;丰富应用场景,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链条,提升信用监管效能……近年来,广东中山持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信用监管机制,让信用红利更好惠及千行百业。

  “信用可以当‘金子’用!凭信用,投标可以免押金;凭信用,审批可以提速,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加快了项目落地。”中建三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中山公司总经理徐军说,企业到中山投资建设项目,信用获得感特别强。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近年来,广东省中山市持续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信用监管机制,拓展信用应用场景。在前不久发布的“信用中国”网2024年第二期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中山在26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一。

  社会信用体系如何建设?如何创新信用应用实践?又如何提升监管效能?记者进行了采访。

  ■建设信用系统 数据互联互通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背后,是一场覆盖社会各领域的大数据工程。“中山将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作为信用中山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逐步形成一网、两平台、三应用系统的结构。”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尹明说。

  具体来说,一网是指信用中山网,两平台分别是中山市信用支撑平台、中山市信易贷综合服务平台,三应用系统分别是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山市信用联合奖惩应用系统和中山市合同履约管理系统。这个架构是大数据工程的“骨架”,而归集和整理大量信用信息,就好比为工程打实地基。

  中山市印发并及时更新《中山市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按目录向各部门归集公共信用信息,解决了规范性问题。另一方面,依托中山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建立中山市信用专题数据库,支撑信用数据的跨部门、跨领域全方位共享,打通了数据壁垒,实现了各个领域社会数据的互联互通。

  》》》下转03版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