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作品 新闻列表
~~~——
~~~——
~~~——
~~~——
~~~——
~~~——

 
2024年07 05
甲辰年五月三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4年07月05日 作品 扩展 收缩 默认

火柴:点亮了乡村的晨昏
  ◎张必强

  早晨,天还没有亮,儿时的我经常在梦中被父母叫醒,“该起床了,鸡都已经叫三遍了”。然后便听到窸窸窣窣父亲摸火柴(洋火)的声音,“嚓”的一声,紧接着火光一闪,一股带着火药和松木清香的味道顿时弥散在空气中。在眼睛睁开之际,我看到了光亮,是火柴点亮了乡村的晨昏。

  一盒小小的火柴由火柴棒和火柴盒子组成,火柴棒是用木质材料制成的,抽屉式的火柴盒子有木质的,也有纸糊的,外壳上大都印有精美的图案、厂名以及“谨防潮湿、注意安全”等字样,火柴靠黄磷与盒子边上的黑砂摩擦产生火焰形成火苗。

  为了防止火柴受潮,我家的火柴都放在镬灶下灰膛旁的小窗格里,需要用火柴时也方便,即使在黑暗中,也如囊中取物。一日三餐生火烧饭时,首先要用火柴点火,火柴引火点燃了镬灶孔里的木柴,袅袅炊烟顿时从烟囱里飘出屋外。

  假期里,父母出去干农活,母亲经常叫我烧饭,我最犯愁的便是生火。有时,木柴受潮,或者火柴质量不好,我接连划很多根火柴还是点不着火,即使火柴点着了刚要引火到木柴,火焰就熄灭了,心里非常焦急,我急忙去找一把干燥的松毛丝放进镬灶孔里,然后用火柴引燃松毛丝和木柴。

  小时候,我喜欢玩“洋火枪”“链条枪”,“子弹”就是火柴上的那点黄磷。好几次母亲总是说火柴怎么用不了几天就没了,其实火柴被我偷来打“洋火枪”玩掉了,或者被我和小朋友打扑克争上游输掉了。

  以前有人结婚闹洞房,要求新娘为大家依次点烟,点的人数越多,说明越有能耐,据说有位新娘曾用一根火柴,点了八个人的烟。我看见有人还会故意为难新娘,不是故意吹灭火柴,就是故意转动香烟,增加了点烟的难度,引得大家一阵哈哈大笑。

  爷爷喜欢抽旱烟(其实是买不起香烟),不管出门干活还是做客,口袋里都会随身携带一根他自制的烟筒和一个烟丝盒,抽烟时,爷爷往烟筒里填满烟丝,还用手指摁了摁,然后拿起火柴引火点燃。

  队里劳作之余,大家坐在田埂上休息,这时总会有人背风而立点燃火柴,并用双手拢着火柴刚闪出火苗,再依次递到其他人嘴里含着的香烟上,那动作既快速又小心。

  过年时节放鞭炮,由于火种不易携带,最方便的是口袋里有一盒火柴,这样随时随地可以点燃小鞭炮,那时孩子的口袋里往往都会偷偷带着一盒皱巴巴的火柴。

  那时农村经常出现停电的现象,一到晚上,煤油灯便开始闪亮登场。只听见“嚓”的一声,父亲划燃了一根火柴,凑到灯头,一下子昏黄的光线立即照亮了整个房子。

  火柴的价格一直相对稳定,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一直是两分钱一盒。在今天看来,两分钱实在是微不足道,然而在那时候,火柴的作用巨大,它是生活的必需品,它在每个日子里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是火柴点亮了乡村的晨昏。

  随着打火机的普及,火柴在历史的岁月中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领域,但那缥缈的火苗却给人们留下了珍贵的记忆,小小的一盒火柴,承载了几代人的温情记忆,见证了我们生活的变迁。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