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张房耿 采写/本报记者 李鑫 余晓霖 通讯员 钟仁宣
■近800名四级人大代表集中履职
助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深中通道开通一个多月以来,中山全市各镇街迎来了大批游客到访。绿美的生态环境是游客对中山体验感的加分项,绿美生态建设存在哪些亮点和提升空间?不久前,中山开展“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集中履职月统一进站活动,近800名人大代表分组赴中山多个镇街调研。
人大代表们通过在现场视察、在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内接待群众等形式开展调研。“这里如果能打造好,以后可能成为网红打卡点。”“中山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良好,可进一步发动全社会参与植树公益活动。”当日的活动,人大代表们建言献策,共梳理问题193个,其中直接答复119个,转交有关部门处理74个。
今年以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统筹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要求按照“集中一个月、履职贯全年”的原则组织全市四级人大代表,开展带头育林、学习提升、实地调研、宣讲引导、监督推动、共评共建等“六大行动”,全力推动构建空间优化、海陆统筹、城乡协同的绿美生态格局,为中山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提供良好生态支撑。
去年9月,《广东省地方立法条例》第三次修正,增加了区域协同立法的规定。去年以来,中山积极对接周边地市协同互动,联动珠海开展前山河流域立法工作。推动两市在立法体例和立法时间、建立协同工作制度机制、公告法规文本和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面达成共识,由珠海市对现行《珠海经济特区前山河流域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增设“流域协同保护”专章,中山市制定《中山市前山河流域管理条例》与之对接,形成合力解决好前山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有关问题,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成立水污染治理专项监督小组
助力打好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8月8日,南朗街道大溪流域,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绿树成荫的小公园生机勃勃,居民在凉亭下谈笑风生。曾经脏乱差的臭水沟,如今已变成居民们夏日避暑的好去处。市人大代表、火炬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李慧,见证了大溪流域的华丽转变。李慧感慨地说:“作为人大代表,我们深入了解居民的意见,并将这些宝贵的反馈传递给有关部门,督促问题尽快解决。”
近年来,中山直面水污染难题,坚定不移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2022年,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水污染治理的议案》作为大会议案。两年多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和各镇街人大共组织了100余次水污染治理视察活动,累计1200多名人大代表下沉基层参与监督工作,并向市委提交了4份关于水污染治理的报告,得到市委的肯定和采纳。
中山水污染是系统性问题,任务极其复杂艰巨。市人大常委会成立水污染治理专项监督小组,并以“工业废水治理”“水污染源头治理”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推动全市上下建立质量优先、安全第一、大兵团作战的项目管理机制。全市14个流域全面铺开现场施工作业面,治水工程日均投入一线参建人员超8000人。》》》下转05版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