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未来产业之城”第一梯队城市,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成为深圳经济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圳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9%,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7%,占GDP比重43.9%。
从制定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发展规划,衔接深圳“20+8”产业政策,中山向“新”行的路上,能向深圳学习什么?深圳抢占未来经济赛道的探索对中山有怎样的启示?
【总策划】伍学标 李庆辉
【总统筹】 程明盛 林小军
【策划】吴森林 陈晔 黄凡
统筹/本报记者 隋胜伟
采写/本报记者 隋胜伟 何淼
摄影/本报记者 缪晓剑
■一座大楼串起未来产业链
深圳宝安中心区,230米高的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亚太星通)总部大楼——星通大厦拔地而起,形似火箭发射架,象征“一飞冲天”。
世界上首颗为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定制的高通量卫星——亚太6D卫星,就是由亚太星通运营,被称为“深圳星”。
不论是远离城市的戈壁滩,还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深圳星”都能充分发挥通信覆盖范围广、不受距离限制、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今年神舟十七号、嫦娥六号返航的直播盛况备受关注,亚太星通为中国航天体系提供了重要通信保障。其23864个基站分布在全球各地,主要覆盖约三分之一的地球表面积。“深圳星”可为海事船舶提供千兆级接入服务,为民航客机提供百兆级带宽接入服务。依托亚太星通提供的通信服务,两万余个终端“上天入海”无忧。
一颗“深圳星”,串起一条空天产业链。位于黄金地段的星通大厦,不仅是宝安中心区的地标建筑,更是亚太星通作为亚太地区创新能力领先卫星运营商的“地位”象征。这里,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空天产业总部基地,将打造成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百亿级规模的产业发展集群区。作为链主企业,亚太星通将发挥产业链连接器、助推器和孵化器作用,打造上游制造、中游运营、下游应用的全链条空间产业解决方案和创新产业生态。
第25届高交会上,由深圳市宝安区承办的空天—低空科技展览会首次亮相,亚太星通及10余家上下游企业“链式参展”,成为深圳空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一抹亮色。
产业链的完整性和协同性,正是中山部分产业要补的短板。
■超常规支持“向空中发展”
没有一个航天发射基地的深圳,何来“向天空发展”的雄心壮志?又如何将空天技术产业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
空天产业是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亦是带动万亿经济效益的蓝海。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空天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占GDP比重达到1.4%。机遇在前,谁提前进入赛道,谁就能获得发展先机。
从产业发展轨迹看,深圳探索发展空天技术产业由来已久。深圳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拥有覆盖空天技术产业全产业链的独特优势。领跑深圳空天新赛道的宝安,2016年就提出了“巩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抢先布局未来产业”的发展思路,其中内容包括“加快推进亚太卫星通讯产业基地等建设”等内容。如今,宝安的空天技术产业集群现有规模近30亿元,在卫星通信、航空装备、航天材料、卫星天线、无人机等领域培育了重点企业100余家,培育出亚太星通、乾行达、中冀联合、科卫泰、智航无人机公司等空天技术优势企业。放眼深圳全市,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从卫星研发、设计到制造、运营、应用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
持续的政策接力,催生产业聚链成势。2022年6月,深圳发布了发展壮大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8个未来产业的系列政策措施,就发展“20+8”产业集群作出系统谋划。空天技术产业,是8大未来产业之一。同年,宝安紧接着发布了加快空天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空天技术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代表企业,产业集群年营收达百亿元。除此之外,深圳编制相关规划、出台多项重点扶持政策,并计划在宝安落户20亿元的空天技术产业基金。》》》下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