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句歌词都像诗一样美好。这部戏把歌剧、音乐和诗歌融为一体了。”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研讨会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欧阳逸冰说。
由国家大剧院根据同名电视剧改编,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原创民族歌剧《山海情》,深情讲述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在“吊庄移民”政策下,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百姓告别常年风沙、遍地干旱的故土,分批次从山里搬迁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在国家扶贫政策引导和福建对口帮扶下,把戈壁滩改造成塞上江南的温暖故事。首演以来,获得了业界、学界高度评价,在青年观众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
“什么叫民族歌剧?就是向最经典的民族歌剧样式靠拢,这是创作之初我们形成的共识。”作曲孟卫东介绍,歌剧《山海情》沿用了民族歌剧典范《白毛女》《小二黑结婚》“话剧+唱”的方式。
此外,歌剧剧本沿袭中国传统歌剧的样式,以西北民歌为素材,充分吸收宁夏“花儿”、陕北民歌、山西民歌等民间音乐元素,在音乐创作方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民族音乐风貌。整体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朗朗上口。
“不是简简单单地加进一段地方音乐,而是融在一起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王晓鹰认为,歌剧《山海情》不仅呈现了“花儿”原生态的演唱,更通过音乐,熨帖地呈现了民族情感和民族命运的转变。
2022年9月,歌剧《山海情》成功首演,广大观众深表喜爱。“亲切、动情、震撼”是观演后大家最常说的三个词。地道方言的演绎、满台充盈着的烟火气,让这段壮阔的迁徙史深入人心。
为了原汁原味地展现地域风貌,演员用方言呈现该剧的念白部分,塑造出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
“剧中最触动我的片段是移民村供电的过程,因为我就经常跑农村,舞台上演的都是真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赞东说。
“今天生活在银川的大多数年轻人,都不曾经历移民搬迁的历史,但是曾经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却感染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在宁夏观众张先生看来,民族歌剧《山海情》好就好在,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述着老百姓的故事。
截至记者发稿时,由国家大剧院拍摄制作的歌剧电影《山海情》业已完成。
光明日报记者 董城 高建进 闫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