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T02版:桥时代 新闻列表
~~~——中山日报努力打造智慧媒体,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2024年08 28
甲辰年七月廿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T02版 2024年08月28日 桥时代 扩展 收缩 默认

融合多向奔赴 传播跨江越海
中山日报努力打造智慧媒体,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5月24日,深圳特区报社、中山日报社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现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报记者 刘万杰 摄
7月31日,中山日报社携手中山广播电视台启动“大桥时代·走读湾区”大型专题采访。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8月24日下午,巴黎奥运会女子三米板跳水双人、单人“双冠王”陈艺文,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季军汪雪儿,做客中山日报社、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奥运历程、奋斗经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6月30日,翘首以盼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车。作为中山市的主流媒体中山日报社充分发挥全媒体传播优势,通车前后,排兵布阵、火力全开,高频率、高密度、高质量的报道吸引海量读者的关注。8月24日下午,巴黎奥运会女子三米板跳水双人、单人“双冠王”陈艺文,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季军汪雪儿,做客中山日报社、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再次引发网络热度。

  频频出圈的成绩背后,离不开近年来中山日报社不断加深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认识,锐意改革进取,改造生产流程,丰富报道手段,推动技术升级,从简单“相加”驶向深度“相融”,在媒介形态、运行机制、内容生产、话语体系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创新。2024年,中山日报社更将“打造智慧媒体”“加强国际传播”“激发经营活力”作为报社高质量发展关键词,坚持做精品内容的“生产者”、中山故事的“传播者”、基层治理的“助力者”、数字智慧媒体“打造者”、高质量发展“谋划者”、全媒体专业人才的“培育者”,跑出媒体融合的加速度。

  本报记者 徐钧钻 张房耿

  提前谋划推出海量精品

  筑起媒体融合“深中通道”

  6月30日下午3时,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珠江口“黄金内湾”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再添“关键一横”。自此深中互为彼岸,湾区向光而行。当天,两地市民的朋友圈、社交圈热闹非凡,不少市民纷纷分享了中山日报社“报网刊端微抖号”推出的全媒体产品。

  为接好这波流量,6月28日,中山日报社的重磅产品提前三连发,以浓浓的文化味,扩大了媒体影响力:一是由资深记者撰写的《深中通道》新书上架,讲述中山千年历史故事。二是3D深中通道元宇宙VR产品在“中山+”客户端上线,线上即可虚拟游览深中通道。三是极具文创特色的“龙腾伶仃洋”中英文彩绘长卷正式发布。

  6月30日当天,中山+图文直播,短视频平台即时发送的深中通道开通、中开高速通车、中山车上桥了、深圳车来了、首辆公交出发、建设者体验专列等现场小视频,中山网1000分钟大湾区大联合大未来直播;澳洲友人撰写深中通道体验和感受文章等等,引起市民持续关注,占据大屏小屏。其中视频号和抖音号中阅读量、点赞量最大的是《上桥了!深中通道正式开放社会车辆通行》,阅读量超过200万。

  深中通道是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圈加速融合的“黄金通道”。新闻媒体作为时代的瞭望者,很早就搭起媒体融合的“深中通道”——

  此前,深圳报业集团“读特”新闻客户端已开设“中山”频道,中山日报社的“中山+”新闻客户端也搭建了“深中联动”频道,两大平台的互联互通,不仅为两地市民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的新闻资讯,也能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提高合作效益,不断实现共赢。

  今年3月,中山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伍学标率队到深圳报业集团参观学习,与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丁时照等座谈,就加强媒体融合发展、做好深中通道通车报道、合作打造一系列具有湾区特色的精品力作等展开交流,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5月,双方又在第二十届文博会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深中媒体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6月,深圳报业集团中山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媒体融合的“深中通道”迎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6月28日,由中山日报和深圳报业集团宝安日报联合推出的《深中通道通车纪念特刊》在两地发行,两地媒体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通车后的深中通道文旅热度持续不减,媒体融合的脚步更是蹄疾步稳——

  两个多月时间,深圳报业集团、中山日报社持续报道深中通道通车带来的中山文旅消费现象、城市迎客形象,不间断进行传播宣传,不断为深圳中山文旅热度“添柴加火”。中山日报、中山+及时推出了“深中通道 喜迎八方客”“玩转中山有着数”等特色服务栏目,利用工作室开设特色栏目,如“淼”懂深中的“趣村游”系列,老外@中山系列的深中系列,“小罗逛中山”栏目等,及时将城市热情好客的形象传播出去,助推中山文旅体验迎来一个个小高潮。

  7月25日,中国报业协会2024文旅融合与媒体传播大会在青岛市崂山区开幕。大会公布了“党媒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名单,32个案例成功入选并获颁证书。中山日报社论文《借势深中通道 生动跨界推动大湾区文旅深度融合》入选。系统论证了中山日报社如何跨界开展文旅融合活动,联合深圳媒体实现联动传播,借势“深中通道”,推动湾区文旅融合。

  更值得一提的是,7月30日,深中通道开通“满月”,“大桥时代·走读湾区”大型专题采访启动——中山日报社携手中山广播电视台,派出最精锐的采编团队,走访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珠海等大湾区重要城市,深入龙头企业、产业平台、科研机构、现代服务业项目等,用全新的视角和深入调研,挖掘这些城市的发展优势和成功经验,探寻中山以及大湾区的发展脉搏。这一大型采访必将为这座城市融湾发展提供一批具有参考价值的深度力作。

  跨越大海跨越语言文化 将中山故事越讲越精彩

  6月27日,深中通道通车在即,定居在中山的外籍友人杰瑞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提前感受了“深中同城一体化”的生活。视频中,杰瑞面对面与深中通道建设者对话,当了解到深中通道的工程复杂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工程建设历时逾7年,有1.5万余名建设者参与建设,杰瑞发出感叹,“向中国工人致敬!”夜色降临时,西人工岛日落十分迷人,杰瑞的身后是璀璨夺目的深圳城市夜景,他感慨,深圳中山的“双城故事”正在打开……

  这样高传播度、高美誉度、富有中山地域特色的海外传播产品,每每发布总能收获海内外粉丝的围观和点赞。它们是由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出品的。据悉,该中心成立于2023年,是广东省首个地级市海外传播中心。中心依托于中山日报社,利用其独特资源和信息技术平台,专注于影像产品的生产和英语类外宣短视频的创作,是中山日报社加快媒体融合步伐的一个缩影。

  一年多来,该中心一方面邀请外籍人士以英文为主、讲好中国故事,另一方面以本土“粤语文化圈”为基础,探索以华侨华人、港澳青年、本土民俗风情等细分板块的产品,积极搭建和拓展了中山的海外朋友圈,努力构建一个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外宣平台,提升中山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副主任谢琼介绍,为讲好中山故事,让世界听见中山声音,早在2021年6月,中山日报已通过创新推出全市首个外宣系列短视频《老外@中山》,邀请外籍嘉宾作为节目主持人,讲述中山故事。三年来,以国际友人视角聚焦中山高质量发展的系列外宣短视频《老外@中山》,作品制作超过70集,海外传播总覆盖人群超2亿人次,超100万海外用户参与互动。涉及的内容既有文化活动、美食娱乐,又有城市建设与管理,还有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乡村振兴与三产发展等。

  海外传播中心成立后,更是通过不断团结和挖掘各国嘉宾参与节目制作,全方位、多题材讲好中山故事。目前,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澳洲、巴西、南非、叙利亚等不同国家的近10个外籍主播参与到节目制作中来,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叙事方式,把中山的故事传到全球各地。

  无独有偶,2023年秋,南区街道北台村迎来一位特殊访客——杨仙逸亲属代表、夏威夷孙中山基金会创始主席、中山市与美国檀香山市缔结友好城市的发起人杜利威。他这次回乡是参加中山市纪念杨仙逸牺牲100周年的系列活动并走亲访友的。中山日报海外传播中心团队专程为他的到来创作了《杜利威:志存高远 一飞冲天》,以怀旧的粤语歌曲和侨村景色为背景,杜利威奔波半生搭建沟通侨梁的跌宕故事征服不少读者。该视频播发后,得到海内外中山人的转载,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作品。

  中山是著名的侨乡。数以百万计的海外中山人是天然的海外传播者。2022年,中山日报与中山侨联组织开展了“风韵南粤·文化兴城侨村行”大型人文采访活动,通过中山日报、中山+刊发和传播后,各平台的点击量超过50万,引起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归侨侨眷的广泛关注,掀起一股侨乡文化潮。2023年,侨村行有了“2.0”版本——“侨见世界”系列,该系列对“粤语金曲+海外华侨视角+本土侨村风貌”创新融合。粤语歌曲是粤语文化圈的另一张名片,也成为了这一系列的“出圈密码”。事实上,“侨见世界”还不是只流于表面的“乡愁”,除去粤语歌曲的包装,更多的是请华侨们用世界的眼光,来看现代化的中国发展,感受中国发展与世界的关系,带出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思考。

  据统计,2024年1-6月份,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拍摄创作并发布的短视频,在海外账号发布或被央媒省媒采用的就超过100条,其中,被GDToday采用的产品有50条。传播效果比较好的产品更是获新华社、新华社APP(Xinhua News)、新华网客户端(网站中、英文首页)、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华盛顿时报》等20多个渠道展示。该中心已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多点开花的外宣平台。

  打造智慧媒体城市服务平台 努力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

  8月中旬,网友通过中山+“直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平台向有关部门反映:南区街道金水湾小区楼下,半夜长期有摩托“炸街”扰民。不到两天,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通过中山+“直通12345”回复网友,已安排警力加强对该路段巡逻管控,如还发现类似行为,可致电值班室电话,同时邀请群众在安全前提下拍摄相关车牌号举报,以便更精准打击。在不涉及隐私情况下,网友的提问和有关部门的回复均在中山+“直通12345”对外公布。

  据统计,自2023年12月中山+“直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平台上线以来,已有超过8000人次通过该平台反映诉求、寻求帮助。这是中山日报社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的举措之一。

  深中通道通车后,深中“六个一体化”为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命题。作为市委市政府权威发布平台、中山日报社官方新闻客户端,“中山+”在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基础上,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赋能,奋力向城市综合服务平台转型,在助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积极方面作为。

  如今打开“中山+”首页,细心的用户会发现近期多了不少服务功能入口,如“听广播”“看电视”,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收看中山广播电视台的节目;“美食街导航”可一键直达中山十条最具特色的美食街;“深中巴士”可便捷购买跨城公交车票……“‘中山+’正在积极拓展各类服务功能,打造城市综合服务总入口,未来将实现新闻服务端、政务服务端、生活服务端‘三合一’,仅需一个APP,就可以尽办中山事。”“中山+”客户端技术总监郑泓硕介绍。

  在接入服务功能的同时,“中山+”深化运营体系建设,紧扣中心工作、时事热点,结合媒体策划优势和自研工具推出各类运营活动。

  去年以来,“中山+”自主研发了一系列运营工具,如话题广场、征集投票系统、答题系统、派券及核销系统、地图产品、表单征集、云预约等,为开展运营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如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随即发布中山十大美食街导航、石岐文旅地图等产品,推出“#周末逛中山,来了就喜欢!”“#打卡石岐吃喝玩乐”互动话题,推出了八连版手绘特刊、通车纪念海报免费领取等福利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融媒体产品形态,加深了与用户的连接,有效带动了“中山+”的下载和活跃度,也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文旅热度。

  在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中山+”还持续以技术赋能内容生产。“比如我们上线‘找记者’功能,让记者和用户实现实时互动,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和提供媒体服务。”郑泓硕说,“还比如教育频道,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以往在征集活动中繁琐的发证书、发稿费问题,可一键生成证书,一键导出获奖名单等。”此外,“中山+”自研的新版编辑器也正在测试中,下一步将嵌入AI工具,更好服务一线记者、编辑的内容生产。

  据介绍,“中山+”已完成了鸿蒙版本开发,成为继“南方+”“读特”后省内少数上线鸿蒙版本的媒体客户端。

  伶仃洋上风高浪阔,舆论场上风起云涌。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从内容为王到技术赋能,媒体融合跨过了“相加”的路程,驶入深度融合。有形的深中通道已经架起,无形的黄金大道踏浪而来。“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这张时代答卷,中山的媒体工作者一定能写好。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