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生 陈梓煌 本报记者 谭桂华
■让艺术普及看得见摸得着
在高沙社区的居民区,一幢红砖式现代艺术工作室格外吸引眼球。走进这座设计简约而大气的工作室,5.5米高的天花板下,雕塑、陶艺和彩画等艺术作品点缀其间。
“通过改造旧厂房,成立一个艺术基地的想法早在2021年时就产生了。”李垚儒告诉记者,该艺术基地既可以提升小榄镇美术教师群体的专业能力,又能让艺术的种子在儿童青少年心中萌芽。同时,基地建设在社区,便于面向群众普及文化艺术。
谈到与高沙社区的渊源,李垚儒很高兴地指着基地对面的居民楼,“我就住在基地对面,在这里已经住了很多年了。”高沙社区过去是游击革命根据地所在地,基地中的红色主题雕塑正是李垚儒为高沙社区设计创作的。“我愿意帮助高沙社区打造红色文化基地,也支持这里的艺术普及教育工作。”
今年暑假,李垚儒工作室已先行开展了彩绘和陶泥公益培训班,惠及50多名学生。“李垚儒老师发动他的朋友圈,为我们请来艺术大咖,面向社区青少年学生进行公益授课,并在工作室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普及,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小榄镇高沙社区党委委员吴燕萍说道。
高沙社区党委书记谭玲颜表示,该社区年均开展专题活动及文化活动超100场,受惠人群约6000人次,“特聘人才工作室的成立,让居民接受艺术熏陶这件事变得更加便捷,可以说真正实现了艺术的‘润物无声’。”
■凝聚各界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新揭幕的工作室中,一边陈列着样式各异的陶艺作品,孩子们以童真视角表达着自己对形质与色彩的理解。与陶艺展示台相邻的,是一幢幢身着水彩画的白色“小高楼”,这里也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展示区之一。蔚蓝色渐变成深蓝色的大海,浅绿与墨绿交辉的仙人球……孩子们用色彩描绘现实的景观,勾勒出生活的细节。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陶艺工艺师蔡海勇,小榄镇东方小学美术老师李启福,都是通过李垚儒工作室走进高沙社区的艺术工作者。在蔡海勇看来,乡村文化传承是一个逐渐向下滋养的过程,从市镇输出到社区,又从社区普及到学校,相信艺术文化会最终熏陶到身边的每一位群众。李启福在高沙社区教授孩子们学习水彩,他认为教师从在校授课到扎进社区公益教学,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乡村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山有大批艺术素养高、人文情怀重的教师,他们在文化深入基层方面贡献了力量。”李垚儒表示,工作室未来将与“文化村长”项目携手,举办面向全市的雕塑创作提高班。“我们随时欢迎所有艺术爱好者前来交流,一起为乡村文化振兴出谋划策。”